骨傷的中醫藥膳食療法回顧

Wu Ching-Wen, Chou Cheng-Pang, Lo Ming-Jiang, 莊 健煜, Ho Yuh-Juin, Yang Che-Yen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骨傷藥膳食療法,至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骨傷藥膳食療必須以中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特別要遵循中醫的陰陽學說、藏象學說(皮肉筋骨學說)、三因(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辨證施食、藥(食)的四氣五味昇降浮沉等理論的指導。骨折的病理病機主要是骨斷筋傷,氣滯血瘀;依據骨折損傷後氣血的情況,中醫一般把骨折分作早、中、後三個時期,依各時期食療的組方原則施食。兩篇骨折食療臨床研究顯示食療者骨痂形成時間較未接受食療之骨折患者提前。文中綜論傷筋食療的基本原理及組方原則,並針對一般扭挫傷、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囊腫、腰腿痛、落枕、足跟痛之食療作綜述;並整理介紹骨折及傷筋常用藥膳食物的功用。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16-21
頁數6
期刊中醫骨傷科醫學雜誌
發行號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4

Keywords

  • 中醫骨傷
  • 骨折
  • 傷筋
  • 食療
  • 藥膳
  • 綜論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