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醫師對聯合執業之參與意願與模式之質性研究

林恆慶, 張伊萍, 陳楚杰, 王炳龍, 董鈺琪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1.基層開業醫師不願參加聯合執業的原因;2.提昇基層開業醫師參加聯合執業意願的措施及3.基層開業醫師期待的聯合執業模式。 方法:採用實地訪談及焦點團體座談方法來進行資料的收集,於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期間,分別於北(兩次)、中(一次)、南(一次)部舉辦四次的焦點團體座談會,每次人數約12~5人,參與座談的成員為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在當地的會員。 結果:在基層開業醫師不順參加聯合執業的原因方面有1.病人的來源不足:2.健保局對基層醫療健檢項目的限制;3.合理門診量的計算方式複雜;4.有關現行稅率的規定會限制醫師參與聯合執業的意願;5.大醫院門診的競爭;6.健保門診手術的給付項目太少:7.基本的常態性開支比一般診所大及8.目前台灣實施聯合執業的經驗太少。在可提昇基層開業醫師參加聯合執業意願的措施方面有1.提高健保對聯合執業的給付標準;2.簡化支援醫師申報手續;3.現行稅法明確化;4.增加健保門診治療的給付項目;5.放寬聯合執業檢驗項目跨表限制;6.對有意成立聯合執業的醫師給予補助或是低利貸款;7.對聯合執業相關法案的修改。基層開業醫師期待的聯合執業模式為1.在所有權方面:醫師擁有;2.醫師數目方面:由兩位至三位醫師組成;3.在管理方式方面:由醫師自行負責管理;4.在採購儀器之支出方面:由使用儀器的醫師共同分攤;5.在收入分配方面:採國定薪資加績效方式;6.在支援醫師方面:大多數醫師認為醫師認為聯合執業內之支援醫師應該來自診所;7.在儀器設備方面:聯合執業場所內最好有藥局、檢驗、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醫療輔助設備。 結論:欲提昇基層醫師參與聯合執業的意願,實有待衛生署及健保局修訂相關法規條文及支付制度並增設多重誘因來配合。
貢獻的翻譯標題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Willingness of the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to Join the Group Practice and Its Applicable Model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58-69
頁數12
期刊醫務管理期刊
3
發行號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9月 2002

Keywords

  • 基層醫療
  • 聯合執業
  • Primary care
  • Group practice

指紋

深入研究「開業醫師對聯合執業之參與意願與模式之質性研究」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