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背根切除術對於脊髓損傷併嚴重下肢痙攣之治療效果:病例報告

呂 心友, 楊 翠芬, 黃 棣棟, 詹 瑞棋, 何 鍾佑, 張 鴻毅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痙攣(spasticity)爲上運動神經元損傷的表現之一,輕微的痙攣可代償肌肉的無力、幫助轉位、站立、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功能的執行,但嚴重的痙攣則會影響擺位、動作表現、產生褥瘡、及疼痛不適感。痙攣治療包含了物理治療、副木、口服藥物、局部肉毒桿菌素注射(botulinum toxin)、局部神經阻斷、脊髓內輸注幫浦(intrathecal baclofen pump)、及選擇性背根切除術(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選擇性背根切除術爲針對腰椎第二節至薦椎第二節左右各六條之背神經根,利用神經電學檢查篩選出引發下肢痙攣的神經束,再予以切除,並配合術後積極復健,達到放鬆肌肉及功能進步的效果。選擇性背根切除在治療痙攣型腦性麻痺患者的治療,已有充份的文獻支持,唯在脊髓損傷的患者卻少有相關的研究及統計。本案例爲一頸椎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合併嚴重下肢痙攣及關節攣縮的68歲患者,在接受選擇性背根切除術及下肢內收肌及膝屈曲肌鬆弛術後,由終日臥床、日常生活完全仰賴他人的狀況,進而得以坐輪椅、練習站立、使用懸吊系統練習行走、梳頭髮、刷牙、打電話、及使用雙手承杯碗進食。由本案例可見隨著手術技術及監測儀器的進步,選擇性背根切除術已成爲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未來可望可以繼續造福更多脊髓損傷合併嚴重下肢痙攣的患者。
貢獻的翻譯標題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on Severe Spasticity Related Spinal Cord Injury: A Case Report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115-121
頁數7
期刊台灣復健醫學雜誌
38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6月 1 2010
對外發佈

Keywords

  • 選擇性背根切除術
  • 痙攣
  • 脊髓損傷
  •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 spasticity
  • spinal cord injury

指紋

深入研究「選擇性背根切除術對於脊髓損傷併嚴重下肢痙攣之治療效果:病例報告」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