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漏氣試驗偽陽性因素之探討

周惠玲, 吳惠東, 蘇千玲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經喉氣管內插管的病患,拔管後約15~38%會有喘鳴(stridor)的現象。造成喘鳴常見的原因爲喉頭水腫,常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呼吸功增加,約有19%的此類病患必須重新插管來維持呼吸道通暢。氣囊漏氣試驗(cuff-leak test)是十分簡單、方便、不需任何特殊工具就可執行的檢查,主要是藉由比較排空氣管內插管氣囊內空氣前、後之吐氣潮氣容積之量差,來協助評估插管病患拔管後,是否會有上呼吸道阻塞的問題,進而降低重新插管的傷害。三位病患之氣囊漏氣試驗呈陽性反應,並給予類固醇治療,三位病患在拔管後都沒有發生喘鳴現象,成功拔管脫離呼吸器,並康復出院。回溯三位病患氣囊漏氣試驗呈陽性反應,但卻拔管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氣管內插管外圍蓄積大量分泌物、氣管內插管截面積相對過大、頭頸部及氣管內插管管子的姿位,造成漏氣量低或是沒有漏氣、一致性的執行測量方式。呼吸治療師應瞭解,影響氣囊漏氣試驗漏氣量的因素,如果病患接受治療後,氣囊漏氣試驗仍呈陽性,此時可考慮執行其他檢查,例如支氣管鏡檢查,以確定病患上呼吸道狀態是否可以拔管,避免延遲拔管而延長病患插管的痛苦。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75-84
頁數10
期刊呼吸治療
6
發行號1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月 1 2007

Keywords

  • 氣管插管
  • 喘鳴
  • 喉頭水腫
  • 氣囊漏氣試驗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