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病人之發聲器原理與應用

龍 芳(Fang Jung), 邊 苗瑛(Mauo-Ying Bien), 楊 式興(Shin-Shing Yang)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使用氣切管的病人,雖可維持其呼吸道通暢,以達成適當的通氣與氧合能力,但同時卻喪失了發聲的功能,常會因無法以言語與外界溝通及表達個人意見而有挫折感。發聲器材的設計是為了滿足氣切病人發聲的需求,臨床可使用的包括發聲閥、說話式氣切管、無充氣氣囊氣切管等,可協助其講話,進而能表達與溝通、改善嗅覺與吞嚥能力、幫助咳痰,減少抽痰次數與感染比率,可使用於自行呼吸及使用呼吸器的氣切病人,提升其生活品質,使用於兒童病患可協助其成長發展與社會學習。常見的各類氣切病人發聲器材的設計原理與臨床應用也各不相同,呼吸治療師對此些產品之適應症及注意事項應有所瞭解,才能提供完善的照護。
貢獻的翻譯標題The Theore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peech Device Using in Tracheastomy Patients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1-11
頁數11
期刊呼吸治療
11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2

Keywords

  • 氣切
  • 發聲閥
  • 說話式氣切管

指紋

深入研究「氣切病人之發聲器原理與應用」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