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指長比率(食指:無名指)簡稱指長比,與胎兒時期所接觸到的雄性激素 (androgen) 濃度有關,睪固酮(testosterone) 會影響胎兒腦部及身體發展,因此指長比具性別差異性 (sexual dimorphism) 且與運動技能(athletic prowess) 及行為有關。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地區大學生指長比的性別差異性,瞭解各項體適能指標及運動參與情形與指長比的相關性,並比較不同運動參與層級者之指長比差異。以 813 位(男 338 位、女 475 位)18-19 歲大學生分別進行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及以掃描方式測量手指長度,另實施體適能檢測。結果男性指長比 0.955 ± 0.028 顯著低於女性 0.971 ± 0.031 (p < .01);在運動技能:全體受測者之肌力(握力與腿肌力)、肌耐力(一分鐘仰臥起坐)及心肺適能(登階體能指數)與左右手指長比具負相關性 (p < .05);而運動參與情形:全體受測者之左手指長比與運動習慣 (r = -.127, p < .01) 及每週運動時間 (r = -.130, p < .01)呈負相關;但男女分組探討,僅男性左手指長比與心肺適能 (r = -.129, p < .05) 及每週運動時間 (r = -0.136, p < .05) 呈負相關,女性之指長比與上述各項體適能與運動參與情形指標相關性不顯著;而代表較高運動訓練頻率之男女校級運動代表隊左手指長比顯著低於非校級運動代表隊。由上述結果推論,指長比可能與運動參與情形有關,因此低指長比男性有較佳的心肺適能,可能與該族群有較高的運動參與行為有關。
貢獻的翻譯標題 | Correlation of Digit Ratio (Second to Fourth) and Fitness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196-205 |
頁數 | 10 |
期刊 | 大專體育學刊 |
卷 | 13 |
發行號 | 2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1 |
Keywords
- 性別差異性
- 睪固酮
- 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