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腦部弧形真實時間超音波掃描之研究

謝 凱生, 劉 錦理, 遲 景上, 黃 棣棟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作者於本文報告腦部瞬時弧形超音波在嬰兒時期之臨床應用。實際上,經前囪門腦部超音波掃描適用於所有前囪門未閉合之嬰兒。至於經由顱骨側面之掃描方式,於新生兒可行,但嬰兒至3、4月齡以上卽不易獲致清晰影像自1981年7月l向至1982年7月31日,作者以經前囪門之腦部弧形超音波掃描,檢查所有住入小兒病房1月齡以上前囪門未閉合,臨床懷疑有顱內器質性病灶之嬰兒。並儘可能在做腦部超音波檢查之24小時以內,做電腦斷層攝影以資對照參考。腦部弧形超音波掃描異常者計有17例,均經電腦斷層攝影佐證,計有腦室擴大、先天性顱內囊腫(Dandy-Walker囊腫、蛛網膜腔囊腫)、腦室炎、腦萎縮、後顱窩出血、側腦室畸胎瘤、硬腦膜下腔積水等。作者對上述各病例均詳細說明其超音波圖形之變化。此研究顯示多數病變以標準之冠狀面,矢狀面掃描約可診斷,但對於後顱窩之病灶、必須使用修正式冠狀面掃描以資診斷,對於腦部表淺性病灶,須使用水袋置於轉能器與顱頂間以避免近野幹擾。作者認為腦部超音波掃描因具有某些限制,諸如析像力不若電腦斷層攝影清晰,無對照劑增強效果等等。但鑑於其具非侵襲性,操作簡便,可反覆檢查無虞放射線侵害等優點,仍具有甚大之發展潛力。
貢獻的翻譯標題Two-Dimensional, Real-Time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of the Brain in Infancy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268-274
頁數7
期刊Acta Paediatrica Sinica
24
發行號4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2月 30 1983

Keywords

  •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 brain

指紋

深入研究「嬰兒腦部弧形真實時間超音波掃描之研究」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