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

熊慧嵐, 周睦怡, 施聖文, 陳東升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文以跨界活動者理論(individual boundary spanner)個案分析臺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說明以在地社會創新為主軸的計畫型政策,如何透過中介組織,建立公部門、大學,與個別研究者或實作者等參與者之間的信任與溝通機制。旨在說明,當跨組織合作建構於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下,組織之間的信任建立仰賴在制度保障與支持的互動中,持續且有效的溝通;這需要來自不同組織的跨界活動者在個人、組織和制度間,透過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創造信任的正向循環。跨界活動者所創造的溝通機制也必須轉化融入組織互動的正式規範,以持續強化跨組織的互信與合作。
貢獻的翻譯標題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outside the Market: A Case Study on University Outreach and Social Innovation in Taiwan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427-465
頁數39
期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31
發行號3
出版狀態已發佈 - 9月 2019

Keywords

  • 跨組織合作
  • 信任
  • 跨界活動者
  • 社會創新
  • 權力不平等
  • 大學社會實踐

指紋

深入研究「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