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敵亦友:二十世紀初期汕頭臺灣商人與日本殖民者、潮汕商人的合作和競爭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文討論二十世紀初期汕頭的臺灣商人如何以靈活的「商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ies)經營汕頭「大東製冰公司」。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多以個人或家族力量前往中國經商,「日本籍」的身分雖然為臺灣籍民帶來各種利益(稅務減免等),但也帶來困擾。當中國發生排外情況,尤其是排日情緒高漲時,籍民商人自身的安危和經濟利益也易招致損害。因此,如何在中日之間尋求平衡點成為臺灣商人最重要的考量。本文首先簡述汕頭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地位以及在華南地域的重要性。其次,討論旅汕臺灣商人的背景與公司營運狀況,並以臺南仕紳黃欣與汕頭臺灣籍民合資的「大東製冰公司」為例,論證旅汕臺灣商人藉著與日方和中方(潮汕商人)保持「亦敵亦友」的關係,運用國籍、族群和語言等商業策略,分別在1930 年的「退去命令事件」與1930 年代初期臺人股東與華人股東的衝突中確保臺灣商人的利益。
貢獻的翻譯標題Frenem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aiwanese Merchants, Japanese Colonizers, and Local Chinese Merchant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Shantou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77-112
頁數36
期刊臺灣史研究
24
發行號4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2月 2017

Keywords

  • 臺灣籍民
  • 商人
  • 汕頭
  • 商業策略
  • 大東製冰公司

指紋

深入研究「亦敵亦友:二十世紀初期汕頭臺灣商人與日本殖民者、潮汕商人的合作和競爭」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