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哩學程改善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疲勞與工作表現之成效探討

Hsiu-Mei Wu, Pei-Fen Liu, Hsueh-Hua Ho, Ping-Ling Chen, Hui-Lin Chao, Hsiao-Lien Chen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7 引文 斯高帕斯(Scopus)

摘要

背景新進護理人員進入臨床是一段壓力與挑戰的角色轉換過程,臨床技能不足與工作適應困難,導致新進人員離職率居高不下,進一步加劇健康照護部門護理專業人員的短缺。最後一哩學程強調透過產學合作,共同設計課程,以彌補學校教育與實際作業之差距,增加應屆畢業護生之職場適應能力。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最後一哩學程改善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疲勞與工作表現之成效。方法採類實驗研究設計,以三所護理技職體系學校應屆畢業生為對象,分為最後一哩學程組(n = 29)和沒有參加最後一哩學程組(n = 94)。最後一哩學程是由研究者與學校共同規劃並經專家效度檢定,學程包括課室教學84小時和臨床實習160小時。護理工作表現量表採國外Greenslade和Jimmieson發展之問卷,經翻譯、回返翻譯建立中文版,再以因素分析取得八因素,社會支持、提供資訊、協調照護、技術性照護歸類為任務工作表現概念,人際間支持、工作職務支援、自願負擔額外任務以及遵從性歸類為情境工作表現概念,八因素信度介於.70- .95。職場疲勞量表分為個人疲勞、工作疲勞、服務對象疲勞以及工作過分投入四概念,信度介於.84- .90。在新進護理人員到職第1、3、6個月進行資料收集,並以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法、獨立t檢定進行資料分析。結果123位新進護理人員,平均年齡23歲,有無參加最後一哩學程者在教育程度、工作單位等基本屬性皆無統計差異。在護理工作表現方面,參加最後一哩學程新進護理人員於到職6個月時的工作職務支援、自願負擔額外任務以及整體任務、情境表現顯著高於沒有參加最後一哩學程的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疲勞方面,參加最後一哩學程的新進護理人員於到職6個月時的服務對象疲勞亦顯著低於沒有參加者。結論/實務應用最後一哩學程能增加新進護理人員情境工作表現並減低其對服務對象之疲勞。本研究建立之學校、醫院共同合作模式,可提供醫院管理者和教育者於規劃新進護理人員留任策略之參考。
貢獻的翻譯標題 Reducing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enhancing job performance in new nurses: The efficacy of "last mile" programs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0-42
頁數13
期刊Journal of Nursing
59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2

Keywords

  • 最後一哩
  • 護理工作表現
  • 職場疲勞
  • 工作適應
  • last mile program
  • nursing job performance
  • occupational burnout
  • work adaption

指紋

深入研究「最後一哩學程改善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疲勞與工作表現之成效探討」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