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使用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methylprednisolone)來治療急性外傷性脊髓損傷,仍然是充滿爭論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此種治療方法的醫療資源消耗、運動機能改變和併發症發生的情形。
研究對象是選擇自公元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共12个月间,首次住院的新發生急性外傷性脊髓損傷共110名病患,首先比較使用及未使用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兩組间共13項人口學及臨床特徵(自變項),然後再比較並分析兩組间共10項預後指標(依變項)的差異。
此13項人口學及臨床特徵包括年齡、受傷原因、合併傷害數、修正後外傷分數、格拉斯哥昏迷指數、平均血壓、脊髓傷害的節數、完全性及形態、脊椎手術的數目及方式、接受復健治療的人數及受傷至住院间天數。
研究結果顯示,上述兩組间13項人口學及臨床特徵中,僅受傷至住院间天數此自變項呈現明顯差異(P=0.024)。使用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會有較多的感染併發症發生(P=0.038),但在其他與醫療資源消耗和運動機能改變有關的預後指標上,兩組间並無明顯差異。以使用劑量來進行分層分析,結果顯示高劑量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不但會增加加護病房住院天數(P=0.021)和接受氣管切開術人數(P=0.005),同時會增加肺炎(P=0.004)的發生機會。
所以我們認為,雖然使用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會增加感染併發症的機會,但不會明顯增加住院中的醫療資源消耗。由於兩組间的死亡率並無明顯差異,所以使用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應是安全的治療方法。但對於運動機能的改善則並未呈現明顯的改變。
貢獻的翻譯標題以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治療急性外傷性脊髓傷害病人的再評估
原文英語
頁(從 - 到)236-245
頁數10
期刊Formosan Journal of Surgery
39
發行號5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6

指紋

深入研究「以甲基去氫氧化可體松治療急性外傷性脊髓傷害病人的再評估」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