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標:台灣過去有關安眠藥物使用的研究,大多是對處方內容作分析,較難瞭解醫師臨床處方之考量。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探索醫師的安眠藥物處方行為。方法:研究對象經由從事醫療工作的朋友引見,以質性深度訪談,訪問17位有開立安眠藥物處方的執業醫師;資料的分析採用編輯式分析法。結果:影響醫師是否處方安眠藥物之考量因素包括有:醫師的專業科別、病人期待藥物的效果、恢復及維持病人的社會功能、建立和鞏固醫病關係;受訪醫師雖表示不見得會順應病人對藥物的要求,然而醫病之間的長久熟識,可能使得醫師較難抗拒病人對於藥物需求的習慣性期待。在藥物選擇上,病人過去用藥史,如果曾經使用安眠藥物,受訪醫師會處方原來的藥物給病人繼續服用;如果是首次藥物使用者,醫師大多處方非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對於非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信心,使得醫師易忽略使用這類藥物的風險。醫師對於處方訊息的告知,最常透露的是藥物名稱、服藥時間等;醫師認為病人可能不想獲得太多訊息,因此對於藥物各種作用的詳細說明、持續用藥追蹤諮詢與評估等,並未確實執行。大部分受訪醫師對於非藥物治療失眠方式所知有限,又因健保給付制度的影響,治療失眠仍以藥物為主。結論:醫療專業特質、社會規範、醫病互動以及保險支付制度對於醫師處方行為皆有影響,相關政府單位如能規劃論質計酬的支付方式,提供多元的治療選項,同時在醫師的繼續教育中,安排非藥物治療方式訓練,使得醫師可以擬定適合治療計畫,減低非必要的藥物使用。
貢獻的翻譯標題 |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hypnotic prescribing behavior by physicians: A qualitative study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556-569 |
頁數 | 14 |
期刊 | 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卷 | 31 |
發行號 | 6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12月 2012 |
ASJC Scopus subject areas
- 公共衛生、環境和職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