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鑑定功能量表之運用

Hua-Fang Liao, Chia-Feng Yen, Ai-Wen Hwang, Tsan-Hon Liou, Ben-Sheng Chang, Ting-Fang Wu, Shu-Jen Lu, Wen-Chou Chi, Kwang-Hwa Chang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台灣身心障礙鑑定新制採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精神,於2012年7月開始由醫療團隊評估身體功能與構造以及活動與參與面向。因此障礙鑑定功能量表編制團隊乃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障礙評估手冊2.0版」與「兒童與家庭追蹤調查表」設計「身心障礙鑑定功能量表成人版」與「身心障礙鑑定功能量表兒童版」。成人版共94題,領域1至領域6(認知、四處走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工作與學習、社會參與)與領域8(動作活動)皆有表現與「在生活情境下能力」或能力面向之題項,領域7(環境因子)為收集個案自覺環境障礙因素。兒童版,包括四部分共79題:兒童健康概況,家庭及社區的參與,兒童日常生活上的問題與兒童的環境因素。家庭及社區的參與4個領域(居家生活、鄰里及社區生活、學校生活、家庭及社區生活)皆有參與獨立性(在生活情境下能力)與參與頻率(表現)面向之題項。本文並以兩個個案為例,包括一位中風成人與一位腦性麻痺青少年,來說明功能量表評估結果,如何轉換及計算障礙分數,障礙分數之意義與解釋,與運用功能量表評估結果來協助臨床決策。期待功能量表之運用,可以協助臨床人員落實ICF促進個案活動與參與之精神。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17-331
頁數15
期刊臺灣醫學
17
發行號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3

Keywords

  •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 功能
  • 身心障礙
  • 評估
  • ICF
  • functioning
  • disability
  • measures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