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脊髓損傷之病患常於復健初期由臥姿到站立或坐起時,產生直立性低血壓,嚴重者造成直立性暈眩現象,傾斜床治療術爲有效且普遍用於治療脊髓損傷病患,逐漸克服直立性暈眩的方法。脊髓損傷病患直立性暈眩之客觀量化指標研究中指出,直立性暈眩指標與血氧濃度爲研究直立性暈眩合適的生理參數,血氧濃度能適當表現出直立性暈眩現象,然而血氧濃度受暈眩程度與傾斜角度影響而變化,因此以血氧濃度表現病患直立性暈眩復原情況將變得困難。 本研究提出兩點假說來有效的評估脊髓損傷病患之直立性暈眩:(1)利用耳垂血氧濃度即時計算暈眩復原指數的方法,其指數數值可以正確描述脊髓損傷病患每次傾斜床訓練時,直立性暈眩的復原的情況,且與實際觀察此次病患傾斜床訓練之暈眩表現趨勢符合;(2)暈眩時之暈眩復原指數與復原後之暈眩復原指數於統計上有顯著差異。研究中以目前血氧濃度與復原後血氧濃度差,相對於最低血氧濃度與復原後血氧濃度之百分比值之平均值,來計算脊髓損傷病患直立性暈眩復原指數。 結果顯示,8位脊髓損傷受試者之暈眩復原指數由暈眩期間的50±22%,顯著進步至直立暈眩復原後88±10%,且受試者之暈眩復原指數數值,能正確定性描述直立暈眩復原的變化。而暈眩期間與復原後之暈眩復原指數間統計上有顯著差異,表示暈眩復原指數不僅能描述暈眩復原情況,復原後之暈眩復原指數有顯著的增加。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相鄰訓練間,暈眩復原指數穩定成長,且數值在50%以上,則病患將接近復原。直立性暈眩復原指數不僅能顯示此次訓練的復原效果,也具有預估未來訓練療程的臨床價值,因此證實本研究利用血氧濃度估計直立暈眩復原指數之計算法,在評估脊髓損傷病患直立性暈眩的復原變化爲可行且能獲致良好的效果。 總結來說,本研究直立暈眩復原指數的評估方法,證實可提供脊髓損傷病患在每次傾斜床訓練上,定性與定量顯示直立暈眩復原變化的依據,應能提供醫護人員於脊髓損傷病患傾斜床訓練時之量化依據,也可據此將脊髓損傷病患的復健運動計畫做更精確的規劃。
貢獻的翻譯標題The Recovery Index of Oxygen Saturation from Orthostatic Syncop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227-234
頁數8
期刊台灣復健醫學雜誌
37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9

Keywords

  • 脊髓損傷
  • 傾斜床
  • 直立性暈眩
  • 血氧濃度

指紋

深入研究「脊髓損傷病患直立性暈眩之血氧濃度復原研究」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