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細胞周圍微環境的物理因素,例如材料表面地形,調控細胞的生長和分化行為對於生醫裝置、人體植入物、和組織工程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影響。物理刺激,例如細胞貼附在具有溝槽的表面,已經證實對於細胞表現具有不同生物程度的影響。本論文的目地為瞭解不同尺寸的微/奈米溝槽表面地形,對於骨骼肌肉細胞、心肌細胞、與間葉幹細胞生長與分化的影響。結果顯示,微/奈米溝槽表面對於三種細胞的排列有顯著的影響,其主要受到溝槽深度的支配,而並非寬度。骨骼肌肉細胞在溝槽表面產生順延後,肌小管融合指數比在平坦表面高,推斷是由於平行排列的骨骼肌肉細胞增加了頭尾相接的機會,進而促進融合行為。而將溝槽表面接枝胜肽後,不但產生平行的肌小管,也提升了整體肌小管融合指數。心肌細胞在溝槽表面產生順延後,細胞的收縮速率較平坦表面高,推斷是由於平行排列的心肌細胞收縮的方向較一致,力量不會互相抵銷導致。而將溝槽表面轉印在較柔軟的材料上,可以延長心肌細胞的收縮功能,證明地形與材料硬度均很重要。間葉幹細胞在微/奈米溝槽表面產生順延後,生長速率和硬骨分化的程度並沒有顯著的改變。但是,對於早期肌肉分化與脂肪分化,在溝槽表面均要比在平坦表面要高。化學的因子與物理的溝槽地形均會對間業幹細胞的分化產生影響,但前者的效應可能更大。本研究證實,微/奈米溝槽表面改變了細胞貼附行為、細胞型態、細胞分化、與細胞的功能。本研究的結果,希望能對於生醫材料的設計、細胞生理學、與組織工程的發展有所幫助。
貢獻的翻譯標題 | Modulation of Cellular Behaviors by Nano/Submicron Groove/Ridge Surfaces |
---|---|
原文 | 中文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1 |
對外發佈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