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與知識生產的典範轉移-拜倫•古德教授的台灣情緣

Duu-Jian Tsai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文透過敘述台灣社區實踐的社會史脈絡中闡明健康專業主義與台灣社會發展。運用場景差異的對照模式,以個人對台灣健康從業人員參與社區營造的見證,對照拜倫•古德教授由田野歷程位移所顯現的思想轉變,以國際心理衛生合作研究平台的形成為主要的對話對象,陳述台灣社區健康實踐的社會歷史文化價值,彰顯健康專業實踐的本質,強調台灣現代化經驗於全球化趨勢中的重要貢獻,進而展現台灣連結亞洲與世界知識生產的關鍵角色扮演。本文引介近來國際心理衛生合作平台的建置,由此對照出台灣與世界去機構化的社區精神復健發展經歷的差異,進而勾勒出拜倫•古德教授治學典範與田野經歷移轉以及台灣健康專業脈絡中的社區參與和社會使命,從而由宏觀歷史與社會變遷的角度賦予醫療專業與生命倫理學新義。本文嘗試探索社區實踐、專業主義與市民社會的關係,也與拜倫•古德等諸多國內外友人,倡議台灣經驗回饋當代世界知識生產的新價值。
    貢獻的翻譯標題Paradigm Shifting in Community Building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Taiwan Journey of Professor Byron Good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5-10
    頁數6
    期刊Journal of Nursing
    58
    發行號1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1

    Keywords

    • 專業主義
    • 社區健康營造
    • 知識生產
    • 去機構化
    • 市民社會
    • professionalism
    •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 knowledge production
    • deinstitutionalization
    • civil society

    指紋

    深入研究「社區營造與知識生產的典範轉移-拜倫•古德教授的台灣情緣」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