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名七十三歲男性,因腹痛接受對比劑顯影電
腦斷層掃描(CT),經本科護理人員問診與衛教,
確認沒有過敏史與其他系統性疾病,且腎功能正常
後,病人簽署同意書並按照標準作業流程進行腹部
CT 檢查。護理人員從該病人右手臂以 20 號軟針穿
刺靜脈,並確認回血,經由注射器(2 C.C./sec)
注射 120 C.C. 非離子顯影劑,在注射後段,病人感
覺注射部位疼痛,護理人員立即察覺並停止注射,
此時病人注射部位腫脹,對比劑注射量已達 100
C.C. 左右,當時立刻通知主治醫師,並對家屬與病
人說明處置情形,此外將病人受傷手臂以清水沖五
分鐘,再以紗布覆蓋吸乾,並協助辦理住院手續,
同時以口頭和病歷記錄提醒醫護人員不可使用酒
精 、優碘與其他消毒用品於患處,隨後會診神經內
科 、整形外科 、皮膚科與骨科,在患處塗上 silver
sulfadiazine 藥膏,以綁帶協助右手患肢抬高。
觀察 4-5 小時後皮膚出現水泡,4 天後局部出現
皮膚潰爛,並有紫斑症(purpura)。病人病況穩定
後,出院追蹤 17 天狀況好轉。
腦斷層掃描(CT),經本科護理人員問診與衛教,
確認沒有過敏史與其他系統性疾病,且腎功能正常
後,病人簽署同意書並按照標準作業流程進行腹部
CT 檢查。護理人員從該病人右手臂以 20 號軟針穿
刺靜脈,並確認回血,經由注射器(2 C.C./sec)
注射 120 C.C. 非離子顯影劑,在注射後段,病人感
覺注射部位疼痛,護理人員立即察覺並停止注射,
此時病人注射部位腫脹,對比劑注射量已達 100
C.C. 左右,當時立刻通知主治醫師,並對家屬與病
人說明處置情形,此外將病人受傷手臂以清水沖五
分鐘,再以紗布覆蓋吸乾,並協助辦理住院手續,
同時以口頭和病歷記錄提醒醫護人員不可使用酒
精 、優碘與其他消毒用品於患處,隨後會診神經內
科 、整形外科 、皮膚科與骨科,在患處塗上 silver
sulfadiazine 藥膏,以綁帶協助右手患肢抬高。
觀察 4-5 小時後皮膚出現水泡,4 天後局部出現
皮膚潰爛,並有紫斑症(purpura)。病人病況穩定
後,出院追蹤 17 天狀況好轉。
原文 | 中文 |
---|---|
頁(從 - 到) | 9-10 |
頁數 | 2 |
期刊 |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會訊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12月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