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評估三種牙周再生膜片材料之臨床使用特性,應用在體外培養的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細胞與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以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結構變化與通透性並藉此探討其組織再生模式及評估各種膜片在臨床應用之適用性。另外並應用12隻年齡爲12個月的雄性小獵犬,分爲4組(分別於7天、14天、28天、3個月犧牲)作爲動物活體評估模式,在實驗犬之左、右下顎第一、二小白齒及大白齒的頰側區製造骨缺損後,分別植入組織導引再生膜片,取下缺損區骨頭,以光學顯微鏡觀察量利其牙堊質再生高度與齒槽骨再生高度之變化,結果顯示,雖然可吸收式膜片(膠原蛋白膜片、PLA-PGA膜片)有早期裂解吸收的現象,但是經由實驗的觀察證明其吸收速度相當緩慢,其效果依然存在與組織保持良好的位置,術後第3個月時,牙堊質再生高度分別可達2.6mm以及2.47mm,優於e-PTFE膜片(2.31mm);在新生骨之生成方面,膜片植入後三個月後,可發現齒槽骨再生高度平均分別可達1.01mm, 1.05mm,也優於e-PTFE膜片(0.74mm)。綜合以上觀察,可吸收式膜片(膠原蛋白膜片、PLA-PGA膜片)在防止上皮細胞向牙根尖部生長,及促使牙周結締組織生長於牙根表面上,比不可吸收式膜片不僅有更佳之功能還有避免二次手術的便利性,但其仍需進一步的人體臨床實驗已確認其療效。
貢獻的翻譯標題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Periodontal Regenerative Barriers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38-349
頁數12
期刊中華民國牙周病醫學會雜誌
13
發行號4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8

Keywords

  • 引導組織再生術
  • 牙周再生膜

指紋

深入研究「牙周再生膜片之生物性質評估」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