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是好還是壞

蕭育仁, 陳明賢, 陳冠臻, 楊詠軒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透過Bankscope與World Bank資料庫收集2011年至2014年間,全球資產規模前300大的銀行,探討被定義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會如何影響其經營效率。研究結果顯示,被定義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對於經營效率造成負向的影響,換句話說,額外增加的資本計提與監管要求成本會超過大到不能倒的所帶來之優點,而且同樣屬於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情況下,級別二、級別三之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依舊發現會具有較低之獲利經營效率,不過級別四之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則可能因大到不能倒的正向影響反超過新監管措施的負向衝擊,使得級別四之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不會對經營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此外,被定義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因素中,曝險總額與不可替代性較高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對於經營效率而言會產生正向的影響,而複雜性與關聯性較高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則有負向的影響。
貢獻的翻譯標題Is It Better To Be a Global 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Bank?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1-35
頁數35
期刊證券市場發展季刊
31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2月 1 2019

Keywords

  • 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
  • 指標性基礎衡量法
  • 大到不能倒
  • Global 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Banks
  • Indicator-based measurement approach
  • Too Big Too Fail

指紋

深入研究「成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是好還是壞」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