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下顎運動速度與顱顏齒列形態的關係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下顎運動速度是評估口顎系統動態運動功能的指標之一,但個體間的差異變化相當大。影響下顎運動速度表現的原因,除了咀嚼肌本身的差異外,其周圍的骨骼系統、支配的神經系統均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的目的希望藉由下顎運動軌跡記錄系統(mandibular kinesiography)觀察不同顱顏形態之成年人的下顎運動速度表現,以瞭解下顎運動速度與顱顏齒列型態的相關性。實驗對象為無顱顏畸形及下顎運動障礙之127位成年人,其中男性84位,女性43位,年齡分布21至26歲。受測者接受測顱X光攝影及齒列模型製作以分析顱顏齒列型態,並利用下顎運動軌跡記錄器記錄開口、閉口時的最大及平均速度和閉口末端接觸速度,所得的各變項值再進行相關性的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個體本身之開口、閉口速度間相關性很高(p<0.001),但個體間的開口、閉口速度存在明顯差異;性別間亦存在明顯差異(p<0.01),男性之開、閉口速度均大於女性。與顱顏齒列形態的相關性並不明顯,僅男性的閉口速度會受上顎門齒之萌出度、傾斜度及與下顎門齒之垂直覆蓋量影響(p<0.05);男女之閉口末端接觸速度會隨顱顏開展度增加而增大(p<0.05)。所以,造成下顎運動速度個體差異的原因,顱顏齒列形態差異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貢獻的翻譯標題The Association of Mandibular Movement Velocity and the Dentofacial Morphorlogy in Young Adults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245-254
頁數10
期刊Chinese Dental Journal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2

指紋

深入研究「成人之下顎運動速度與顱顏齒列形態的關係」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