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B型肝炎的治療探討

鄭 仰志(Yang-Chih Cheng), 方 聖惟(Sheng-Uei Fang), 張 甄(Cheng Tiong), 謝 清睿(Ching-Ruey Hsieh), 羅 鴻源(Horng-Yuan Lou), 劉 正典(Jean-Dean Liu), 潘 憲(Shiann Pan), 張 君照(Chun-Chao Chang)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急性B型肝炎在國內推動新生兒全面B型肝炎預防注射後,已逐漸減少,但臨床診療病患中,仍然有機會遇到急性B型肝炎的患者,可能的原因包含未施打疫苗者,對現行疫苗反應低下的人未有保護效果,另外經免疫或抗病毒藥物篩選下產生的突變株,可跳脫經疫苗產生抗體的結合。急性B型肝炎的治療研究,相對稀少,雖然大多數患者會痊癒,但仍然有個案產生肝衰竭,面對明顯的肝指數上升,甚至黃疸產生,與病患的不安,投予抗病毒藥物是否恰當?臨床可見有個案依慢性B型肝炎代償不良原則,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藉由文獻回顧,在此篇文章中探討抗病毒藥物的使用角色,非嚴重型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預後並無差異,但可能會減少B型肝炎表面抗體的產生。但是在嚴重的急性B型肝炎,病患面臨肝衰竭、高死亡率,此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有機會減少死亡和移植率。
原文未定義
頁(從 - 到)99-105
頁數7
期刊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aiwan
22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4月 1 2011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