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平衡計分卡運作評價之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某醫學中心為例

龍芳, 許怡欣, 黃國哲, 薛亞聖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近年來健康照護的環境快速的在改變,醫院面對經營成本增加、醫療服務品質與服務效率的提昇與利潤空間的壓縮。爲有效率的經營,醫院管理者必須要有系統的評估本身的核心能力,架構適宜的經營策略,重新詮釋醫院的價值與競爭力。1992年Kaplan及Norton提出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觀點,認爲企業營運績效評估以傳統的「財務面」衡量指標是屬於落後指標,應該同時重視「顧客面」、「內流程面」、「學習成長面」三個非財務性指標,提供醫療院所更有效率的經營方向和策略,強化長期的組織競爭優勢與營運績效。然而,員工的能力與運作評價才是真正展現平衡計分卡策略性功能的關鍵。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不同員工的個人特質與平衡計分卡運作評價意義與其相關因素。以臺北市某醫學中心之員工爲研究對象,結構式問卷爲研究工具。主要實證發現如下: 員工的職務、職類、部門、服務年資的不同,在平衡計分卡組織設計評價與流程運作的評價皆有顯著性的差異。 1.員工的職務、職類及部門的不同,在平衡計分卡推行後個人獲益程度上有顯著性的差異。 2.員工的職類與職務的不同,在平衡計分卡推行後整體運作評價有顯著的差異。 3.員工的過去經驗與平衡計分卡運作評價,則是呈現顯著正相關。 4.員工的職務、部門及過去經驗,爲平衡計分卡運作評價之預測因子。 5.由以上研究結果得知,個案醫療機構引進平衡計分卡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發展一套合適個案醫院之願景、使命與可行之策略性管理制度。在策略的推動過程,管理者在明確的願景與使命之下,積極發展各專業之策略性行動方案;同時鼓勵團隊間的溝通、參與、支持、尊重、教育與激勵,提升員工信念與認同,進而產生正向學習與運作經驗,唯有個人與團隊的成長結合才能創造更多無形資產價值與競爭力。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11-30
頁數20
期刊呼吸治療
6
發行號1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月 2007

Keywords

  • 平衡計分卡
  • 運作評價
  • 醫學中心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