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為一前驅研究,目的在了解苗栗縣泰安鄉原住民部落長期照護需求及資源使
用狀況。透過問卷,輔以走訪及座談收集資料。問卷以苗栗泰安鄉六十五歲以上獨居或
領有殘障手冊之原住民及其主要照顧者為對象,由當地五位原住民經過訓練後擔任訪談
員,以研究團隊根據Anderson 健康資源使用行為模式自編之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
得 138 份有效問卷。
結果:個案及主要照護者平均年齡低,八成信奉天主及基督教,無業者多,七成以
上領有政府津貼;家屬為主要照顧人力。個案有中、重度依賴,完全癱瘓及重度認知損
傷的比率各約二成,三成至八成有複雜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送餐、家事料理等服務需
求。訪視人員推估有長期照顧需求者佔 48.2%,顯示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是健康的。可近
性及可負擔性是資源使用滿意度較低的項目。
建議:健康照護活動及觀念推動必需與原住民信仰文化結合。原住民長期照護推動
需掌握「在地老化」原則;家庭照顧的基本知識及技能是有待加強的,宜配合村落特色
發展不同形式之家屬以外的替代照顧方案。原住民區居家護理師應專職專責,就地結合
村落給予完整有系統的訓練。政府應有計劃有策略的規劃與督導,讓原住民自己自力更
生;透過「激能(empowerment)」,調整原住民某些生活作息的態度與文化,自助互助,
自己能拓展各界外援,增加與外界互動,落實照護資源的建構與運用,才是長久之計。
用狀況。透過問卷,輔以走訪及座談收集資料。問卷以苗栗泰安鄉六十五歲以上獨居或
領有殘障手冊之原住民及其主要照顧者為對象,由當地五位原住民經過訓練後擔任訪談
員,以研究團隊根據Anderson 健康資源使用行為模式自編之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
得 138 份有效問卷。
結果:個案及主要照護者平均年齡低,八成信奉天主及基督教,無業者多,七成以
上領有政府津貼;家屬為主要照顧人力。個案有中、重度依賴,完全癱瘓及重度認知損
傷的比率各約二成,三成至八成有複雜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送餐、家事料理等服務需
求。訪視人員推估有長期照顧需求者佔 48.2%,顯示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是健康的。可近
性及可負擔性是資源使用滿意度較低的項目。
建議:健康照護活動及觀念推動必需與原住民信仰文化結合。原住民長期照護推動
需掌握「在地老化」原則;家庭照顧的基本知識及技能是有待加強的,宜配合村落特色
發展不同形式之家屬以外的替代照顧方案。原住民區居家護理師應專職專責,就地結合
村落給予完整有系統的訓練。政府應有計劃有策略的規劃與督導,讓原住民自己自力更
生;透過「激能(empowerment)」,調整原住民某些生活作息的態度與文化,自助互助,
自己能拓展各界外援,增加與外界互動,落實照護資源的建構與運用,才是長久之計。
原文 | 中文 |
---|---|
期刊 | 長照季刊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7 |
Keywords
- 長期照護
- 原住民部落
- 需求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