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衛生:貧窮、汙穢與道德經濟論述(III-I)

  • Chen, Chung-jen (PI)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衛生是跨學門且可受反覆驗證的醫學名詞,是對於日常生活、身體建構、社會階級、 政府管控、主體認知等物質與心理層面的複雜感受,也是衡量判斷的道德經濟。衛生在 十九世紀初期至中葉期間形成強勢的主導論述,此論述基調基本上建立於生活習慣、地 景環境、行為操守與疾病之間的認知連結,在認知上承攬傳統醫學的衛生論以及晚近發 展的統計、醫學、地誌、護理、公共衛生等科學論述,在具體行動上串接慈善關懷、醫 學發展、公共衛生等社會改造運動,質性殊異的論述結合為連貫一致的社會醫學論述。 本計劃鎖定十九世紀中葉的衛生論述,以狄更斯、艾略特、蓋絲凱爾、查德維克、 南丁格爾、威廉法爾、約翰史諾作為閱讀與分析的文本,試圖從文本中梳理英國公共衛 生與社會醫療興起的背景,對照同時期大英帝國與歐陸的醫療發展,檢視公共衛生與文 學創作之間的相互啟發與影響。藉由分年鎖定狄更斯(《共同的朋友》、《艱苦年代》,英 國南方第一大城)、艾略特(《米得爾馬契》。英國中部的虛構城市)、蓋絲凱爾(《北與 南》,英國北方虛構的工業城市)的小說創作、書信演講、傳記作品,對照同時期報紙 雜誌漫畫中大量興起的衛生論述,參照城市改造、醫療發展、護理照顧、立法行政落實 公共衛生等具體作為,檢視何以髒亂等於貧窮、而貧窮等同品性敗壞的道德經濟。十九 世紀中期城市重建過程營造健康對比於汙穢的二元對立,淨化意指透過強硬的公權力執 行來掃除驅離貧民窟內的居民,更指向一個強化中產階級本位美學與偏執的階級統治心 態,在審視貧民窟的過程中刻意簡化汙穢貧困複雜的本質,以求取現代化過程中確保統 治階級的利益。本計劃分析衛生論述體現現代性的生命政治操作,貧民窟的汙穢書寫、 十九世紀的公共衛生運動、傳染病防治以及慈善事業等社會現象,在髒污即疾病的理念 結合為主導城市地景認知的主流論述,而此這看似兩極對立的主張實則充滿了相互流動 且依賴的弔詭屬性。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37/31/14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