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嚼食檳榔已經被證實是導致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發生的最重要危險因子,但檳榔 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並不僅於此,除了與口腔癌相關之外,檳榔也被證實和其他癌症與 慢性病其有相關性。因此,檳榔對於不同死因風險的探討及其是否存在劑量效應的問題 已是目前公共衛生上的重要議題。然而過去的研究在同時探討不同死因時,往往忽略不 同 死 亡 風 險 之 間 的 競 爭 性 , 而 忽 略 此 相 關 性 而 任 意 的 使 用 獨 立 設 限 (Independent Censoring)假設,可能造成對風險性(Hazard Rate)估計值之變異數的偏差估計(Biased Estimate),進而造成錯誤的統計推論。再者,此類分析必須考慮死亡風險會隨著追蹤時 間(亦即年齡增長)而增加,因此,建立非同質性競爭死因隨機模式(Non-homogeneous Competing Risk Stochastic Model)用在探討檳榔嚼食對不同死因的探討極為重要。 檳榔嚼食習慣也被認為和吸菸習慣有高度相關,同樣地,對於此類生活習慣的戒除 亦常常互相伴隨,因此若能了解檳榔及吸菸習慣由無此類習慣,進展至開始成為習慣 性,進而對部份民眾進展至戒菸的多階段隨機進展過程(Multi-state Stochastic Process)及 兩者習慣之間的伴隨相關性,必能對衛生教育設計有極大的幫忙。 綜而言之,本研究計畫昌在分析以社區為基礎之世代(Community-based Cohort)經由 長期追蹤(Longitudinal Follow-up)之後,檳榔對於民眾死亡的影響及其是否存在劑量效應 關條。在校正檳、菸習慣起始及戒除年齡之測量誤差之後,量化檳、菸習慣由開始養成 至戒除之多階段過程,及兩者之間的伴隨相關性。最後,根據這些結果估計檳、菸造成 的潛在生命損失年(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s, PYLL),並評估不同檳榔衛教及戒除或減 量計畫的成效分析探討。 本計畫擬以三年的時程,針對以社區為基礎之世代,利用前瞻性長期追蹤結果,進 行完整的分析與研究,分年度研究目的概述如下: 1. 第一年(2012 年 8 月至 2013 年 7 月) (1) 分析以社區為基礎之世代在長期追蹤後檳榔嚼食全死因存活情況。 (2) 建立非同質競爭死因隨機模式,評量檳榔嚼食對口腔癌死因、其他癌症死因、 慢性病死因之劑量效應關條。 2. 第二年(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7 月) (1) 以多變項時間事件分析方法估計嚼檳榔及抽菸的起始及戒除之共存性,並量化 三種生活習慣由開始養成至戒除之多階段過程。 (2) 以隨機效應模式校正嚼檳榔及抽菸習慣起始年齡與戒除年齡的測量誤差。 3. 第三年(2014 年 8 月至 2015 年 7 月) (1) 利用前兩年計畫所得到檳榔對各種死因的貢獻比及校正吸菸習慣下,估計檳榔 族的潛在生命損失年。 (2) 利用以上結果,評估檳榔衛教及戒除或減量計畫的成效分析。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4 → 7/31/15 |
Keywords
- 檳榔
- 死亡
- 競爭風險模式
- 多階段模式
- 生命人年損失
- 電腦模擬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