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創傷勞工之復工軌跡、預測因子以及復工對其生活品質之影響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研究背景: 對許多肢體創傷的勞工而言,復健治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早日回復工作與維持生活品質,卻有許多複雜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因素造成肢體創傷勞工無法順利復工和維持其日常生活品質。過去研究對於肌肉骨骼急性創傷後影響其順利復工的因素,無一完整的世代追蹤研究,更有許多創傷後勞工無法回到原工作崗位、無能力調整轉換工作、甚至被解雇,嚴重地影響其日常功能和生活品質。 研究目的: 以三年縱貫性世代研究探討影響肢體創傷勞工之復工軌跡及其預測因子,以及不同復工狀態對其生活品質的影響。 研究方法: 以連續性取樣方法篩選1200位因最近兩週內肢體創傷而住進骨科或整型外科病房之病人, 追蹤1200位其三年間的復工情形。第一年先利用分組軌跡曲線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進行潛在分組(Latent class)後,第二年以多元邏輯斯迴歸(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依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探討分組間不同復工軌跡的預測因子,第三年進一步重覆測量不同復工狀態對其不同時期的生活品質影響。 預期成果: 了解肢體創傷勞工復工軌跡間的型態與差異,分析不同復工軌跡間的預測因子,估計不同變項之間的互相影響,並探討不同復工狀態對生活品質的衝擊,作為職場政策擬定之參考,促進成功復工。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27/31/13

Keywords

  • 軌跡
  • 預測因子
  • 復工
  • 肢體創傷
  •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