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骨科住院病人多為骨折或關節病變,為了使病人可早日下床活動,回復身體功能 及行走能力,手術治療是大部分骨科醫師的選擇。學者建議骨科護理人員應協助 手術後病人復健運動,運用個別性復健護理計畫,減輕手術後不適、早期下床、 恢復肌力和關節活動度。主要研究目的:第一年在了解骨科護理人員執行復健護 理的模式、骨科手術病人執行復健運動情形及探討影響病人復健運動執行之因 素。第二年比較「復健護理」教育方案介入前後護理人員骨科復健護理知識之差 異,並建立「復健護理方案」。第三年比較「復健護理方案」實施前後病人復健 運動、及身體功能恢復之差異。研究設計:本研究為三年期的縱貫性研究設計, 第一年為描述性調查研究;第二年設計復健護理教育訓練課程,採前、後測、後 後測實驗組和對照組之準實驗設計;第三年設計標準化復健護理方案,比較骨科 復健護理介入之效果。本研究擬以北部某一醫學中心及一家區域級教學醫院之基 層護理人員及骨科住院病人為對象。第一年預定收案100 位住院骨科病人;第二 年收案60 名護理人員,實驗組和控制組各30 名;第三年骨科手術病人100 名, 實驗組50 名,控制組50 名。研究工具:個案基本資料、疼痛數字量表、身體功 能自我效能量表、身體功能量表、護理人員執行復健護理模式調查表、護理人員 復健護理知識量表。實驗介入復健護理教育訓練方案,共九個單元,十小時復健 護理課程;復健護理標準化方案,包括制定復健護理準則、復健流程圖及指導單 張、及執行復健護理模式。資料收集包括病人入院後收集病人住院前身體活動功 能、手術後首次下床時間、疼痛指數、復健護理模式、復健運動自我效能、病人 手術後1~5 天實際執行的復健運動、以及出院前再次評量病人身體活動功能。資 料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test、paired t-test、one-wayANOVA、Pearson correlation、multiple regression 等。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1 → 10/31/12 |
Keywords
- 骨科手術
- 復健護理
- 身體活動功能
- 自我效能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