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林奇氏症候群家族中遺傳基因多型性在大腸直腸癌易感受性與臨床結果的角色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科技部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林奇氏症候群或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直腸癌是最常見的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症候 群,估計約佔 2-5%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個案。林奇氏症候群病人會增加大腸直腸癌、 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癌症的終身風險。它是因為 DNA 錯誤配對修補基因的生殖細胞突變 所造成。分子與遺傳檢驗為診斷林奇氏症候群的重要策略,包括詳細的家族史評估、微 彗星不穩定分析、免疫組織化學分析和錯誤配對修補基因突變分析。儘管錯誤配對修補 基因突變為林奇氏症候群的重要病因,此病病人的外顯表現仍具有相當程度的變異性, 特別是大腸癌發病的年齡。由於這項變異性不受錯誤配對修補基因突變的形式或位置所 影響,推測其他遺傳或環境因子影響大腸直腸癌的發病年齡。多數探討基因多形性與林 奇氏症候群病人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的相關性研究主要針對白種人而且結果不一致。不 一致性主要因為樣本數太小或種族差異性。這個計劃將進行一個突變分析研究,建立台 灣地區林奇氏症候群家族四個錯誤配對修補基因的突變圖譜及其突變頻率。也進行一個 遺傳流行病學研究,探討基因多形性與錯誤配對修補基因帶原者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易感 受性或臨床結果的相關性。我們的主要目標是: 1. 分析 MSH2、MLH1、MSH6 和 PMS2 錯誤配對修補基因的突變圖譜和突變頻率。 2. 估計林奇氏症候群病人罹患癌症的風險。 3. 探討錯誤配對修補基因帶原者中基因多形性與大腸直腸癌風險的相關性。 4. 調查錯誤配對修補基因帶原者中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對大腸直腸風險的影響。 就我們所知,這個研究將是探討林奇氏症候群臨床症狀最大的研究,將協助鑑定帶有錯 誤配對修補基因突變高風險的病人。同時將是第一個探討錯誤配對修補基因帶原者中基 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這些成果將提供林奇氏症候群更有效的癌症篩檢、監測和管理策 略。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27/31/13

Keywords

  • 林奇氏症候群
  • 大腸直腸癌
  • 錯誤配對修補
  • 微彗星不穩定
  • 免疫組織化學
  • 突變分析
  • 基因多形性
  • 基因環境交互作用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