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心臟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心血管症)意指心臟與血管的疾患,包含冠狀 動脈疾患(coronary artery/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症) ,腦血管疾患(簡稱腦中風),高血壓,周 邊動脈疾患,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與心臟衰竭,乃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與精神分 裂症(schizophrenic disorder)患者最主要的自然死因與最常併發(concurrent)的重大生理疾病。 重則導致生命危險,輕則影響認知功能或加重身心障礙,導致社會成本嚴重負擔。 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外的心血管症,動脈慢性發炎的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 乃是主要成因。由於臨床上,腦中風影響認知功能,且因診斷上耗費高,故輕微中風易被忽 略,以無症狀性腦梗塞(silent cerebral infraction)為例,存在於半數以上之老年雙極症個案。由 於冠心症與腦中風肇因於動脈粥樣硬化,故在一般人共發率不低,但在重大精神病患併發心 血管症高於常人甚多,其原因除服用精神藥物之副作用與不良習慣以外,本研究之假設為: 雙極症與精神分裂症引起之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導致有不同於一般人之危險因子,所 涉及的免疫發炎反應、自律神經功能異常等生物性因素影響到循環系統。故本研究主題乃針 對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且關聯性密切之冠心症、腦中風與高血壓,簡稱「冠心、腦血管症 (coronary heart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目前文獻報告欠缺同時探討臨床病徵、免疫發 炎以及自律神經功能障礙之研究。主要探討目的為:有鑑於冠心症與腦中風共發率高 (comorbidity),故從冠心症著手,間接探討共發(comorbid)腦中風的相關議題。 1、病理生理學之(免疫因子、代謝、心電圖、與HRV)與冠心症/高血壓之關聯:依中、高年 齡層;依雙極症與精神分裂症各自分析; 2、年紀因素對於不同重大精神疾病患者之免疫反應系統、心電圖、與交感神經功能的影響; 3、於中、高年之雙極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冠心症或高血壓共發腦中風之盛行率為何?有何 危險因子與生理指標? 本研究將收集45歲以上確定診斷為雙極症或精神分裂症之個案,與以性別與年紀為條件 之正常健康對照組,進行訪談評估、安排心電圖檢查並測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ety,HRV)、 抽血檢驗生化值與各相關免疫發炎因子(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 (sTNF-R1),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 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 (sIL-6R),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high-sensitivity CRP (hs-CRP), soluble CD40L ligand (sCD40L)。 預計進行三年計畫,個案若來自社區,則每年追蹤一次,最多可追蹤三年;若來自急性病房, 則急性期、出院前(初緩解期)、出院後第6個月、第18個月各追蹤訪談收集樣本。若經心臟專 科醫師確定罹患冠心症/高血壓者,則接受腦斷層掃描由神經內科專科醫師確定是否共發腦血 管疾病。透過急性期與緩解期比較、各精神病互相比較、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冠心、腦血 管症與健康之病患比較、每年追蹤之比較等方式,預計三年中共由社區收集精神分裂症120 位、雙極症195位、一對一正常對照組195位:另由急性病房收集精神分裂症90位、雙極症60 位、一對一正常對照組150位。 預期目標:1.了解年紀與精神病理生理作用,對於循環系統之影響; 2.找出中高年期, 可預測罹患冠心症、高血壓之特徵或生物性標誌;3.臨床上無法任意安排腦影像檢查評估是 否中風,提供臨床上早期預測重大精神病患共發冠心症與腦中風者的簡易方式。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3 → 7/31/14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