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兩者都是自體免疫疾病。原發性修格連氏 症候群是單獨發生,繼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是合併發生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後。修格連氏 症候群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兩者的致病角色之一是自體抗原的瓜氨酸化。其他類風濕性關 節炎之自體抗原的轉譯後修飾包括氧化、異構化與醣基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類風濕 性關節炎合併修格連氏症候群病患血漿N-醣蛋白質轉譯後修飾的致病角色。我們研究一 群2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繼發性修格連氏乾燥症、20例原發性修格連氏乾燥症、20例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20例健康受試者的血漿檢體。本計畫是利用一維電泳、奈米級液相層 析串聯質譜(Nano-LC-MS/MS)、生物資訊系統(PTM-Miner、PTM-Q、Ingenuity pathways analysis與SRM)和西方墨點法進行研究。新穎性後候選蛋白質生物標記之量(表現量)及 質(轉譯後修飾)的變化以進行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繼發性修格連氏乾燥症、原發性 修格連氏乾燥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之血漿蛋白質轉譯後修飾生物標記。本計畫分析 步驟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份為建立檢體蛋白質表現及這些蛋白質轉譯後修飾資料 庫;第二部分為蛋白質表現及轉譯後修飾差異分析;第三部分是驗證我們所找到的差 異。為了比較量的差異,我們使用西方墨點法與選擇反應偵測模式確認。蛋白質轉譯後 修飾在生物體內扮演重要的生理功能,為了完整及廣泛的比較檢體蛋白質質的差異,我 們將以質譜資料結合生物資訊軟體,全面(300種不同的修飾)且完整(所有可被鑑定的檢 體蛋白質)分析,找出修飾比例有差異的標的蛋白質胜肽,並以質譜分析模式確認其他 病人檢體中,目標蛋白質中某段特定胜肽的修飾比例,是否與疾病發生相關。本計畫希 望透過蛋白質體技術與途徑分析策略,完整且全面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繼發性修格 連氏乾燥症、原發性修格連氏乾燥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血漿蛋白質量(表現量)及質(轉 譯後修飾)的變化,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修格連氏症候群病患血漿N-醣蛋白質轉譯 後修飾的致病角色。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2 → 7/31/13 |
Keywords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
- 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修格連氏症候群
- 血漿
- 蛋白質體
- 轉譯後修飾
- 奈米級液相層析串聯質譜
- 選擇反應偵測模式
- 途徑分析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