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社區民眾鐵蛋白對動脈粥狀硬化致病機轉之作用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即使有研究指出較高的鐵蛋白(ferritin)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動脈粥狀 硬化風險有正相關,但也有不一致的結果被呈報,因此鐵蛋白與心血管疾病間 的關係仍不明確。此外,雖已有較多研究指出鐵蛋白與發生第二型糖尿病或胰 島素阻抗的相關性,但在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上,鐵蛋白與這些因素的相關 研究仍少。 除了反應體內的儲鐵量外,鐵蛋白也是一個發炎反應的非特異性生物指 標,通常會因為發炎反應而升高。然而過去觀察鐵蛋白與動脈粥狀硬化間關係 時,研究者通常沒有考慮到發炎反應。 因此本研究嘗試觀察傳統腦血管危險 因子,在校正綜合性的發炎指標 C 敏感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後, ferritin 與後續發生動脈硬化指標—內中膜厚度(intima median thickness, IMT)及斑塊(carotid plaque)之關係。 研究者於 2008-2011 年間在台北士林區二十六里收取 30 歲以上社區個 案之問卷及生化指標,共計 1533 人。其中 512 人有基線及一次追蹤資料,另 1021 人則有基線資料。擬針對此 2045 人次檢測血清鐵、總鐵結合力、轉鐵飽 和度及鐵蛋白。並邀請此 1533 人進行追蹤體檢,收集問卷資料及血清資料, 含基本資料、血壓、身高體重、腰臀圍、血糖、血脂、肌酐酸,並進行頸動脈 超音波,量測並記錄動脈粥狀硬化指標--內中膜厚度及斑塊分數。 本研究除了嘗試提供社區居民之鐵蛋白等指標之狀況外,亦期待能瞭解 鐵蛋白對三年後內中膜厚度及斑塊分數之預測能力,並嘗試 透過其他腦血管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共病、發炎反應指 標的表現,觀察鐵蛋白與動脈粥狀硬化的干擾或修飾作用,以期能增加鐵蛋白 在致動脈粥狀硬化機制的瞭解。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27/31/13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