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什麼是「山地」?臺灣對於山地的理解為何?山地又是如何治理?而祖居於 山地的原住民又是如何體認國家的意義與管理?本研究主要是以「山地治理」的 概念,釐清戰後國家主權伸展進原住民的傳統領域時,解釋了什麼是「山地」, 並且也讓原住民承載了這些解釋,成為認識自己的意識形態。 國家透過行政權力進入山地,以測量作業在空間上進行了區隔,同時也在經 濟管制上操作了市場,各種治理模式在山地中進行不同的實驗與操作,嚴重的影 響了原住民的傳統社會模式。台灣原住民對於自身在山地環境中,都演變出一套 生活的邏輯與模式,甚至於有一定的領域範圍,也就是現今所稱的「傳統領域」。 因此為解惑當代原住民自身是如何對地方的理解這一課題,也必須面對原住民如 何看待這歷史過程中傳統領域的改變。 本研究計劃在研究範疇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以戰後省府時期的山地治理機關的檔 案文獻的整理與收集作為基礎,並建立數位檔案等相關資料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使 用。二是透過原鄉部落的傳統領域調查實作,瞭解目前原住民對於傳統領域的理 解為何。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1/17 → 12/31/17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