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決策理論探討「國光計畫」及「反攻大陸」。1961 年4 月1 日,蔣中正總統下令 國防部開始計畫,在臺北縣三峽鎮(今新北市三峽區)成立「國光作業室」,開始研擬反攻大陸的「國 光計畫」。計畫歷經數年,雖未真正實現,但從其計畫動機、內容、進行過程和結果中,足以讓我們 更加了解中華民國當時的軍事、外交決策機制、效能及限制。 本研究以國際關係學門之研究方法及工具,以科際整合的概念,進行此一課題的分析。因為要理 解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動機和決策,只從他對復仇雪恥的渴望,可能是有所不足的;對於「國光計畫」 產生的影響及這些影響是否和原先目標完全相符合,藉由國際關係學門的問題意識形成方式,或可協 助我們對於一些環繞在此問題周遭的假設提出解答。因此以決策理論中的三種決策模型探討國府(主要 是蔣中正)「對目的之理性計算」,以解釋行為的理由—而蔣的計算當然是以中華民國的利益與價值為 起點—之後本研究將評估他的政策是否能夠「達成目標」,並讓受他領導的組織選擇所需的行動。 初步發現,這些組織自身的特質、對事件的覺知、所獲取的資訊,以及重要參與者之間的折衝與 互動,對蔣自認為的理性決策發揮了促成、延遲或轉向的作用,對「國光計畫」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7 → 7/31/18 |
Keywords
- 國光計畫
- 中華民國軍事
- 反攻大陸
- 決策理論
- 中國政治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