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期慢性砷暴露對砷代謝基因甲基化程度及癌症罹病風險之相關性研究(2/3)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過去研究顯示飲用水中的高砷暴露和癌症風險上升有關聯,目前已知長期砷暴露會導致皮膚癌及 多種内臟癌,如肝癌、肺癌、膀胱癌、腎臟癌、前列腺癌症。動物研究的部分,發現到口服的砷暴露 會造成腫瘤的生長,子宮内的砷暴露是會造成致癌的影響,並且懷孕的老鼠若有砷暴露,那會造成後 代即使成年時以沒有砷暴露,但是還是會形成各種惡性、良性、癌前的病變,特別是在肝癌、肺癌、 腎上腺腫瘤、卵巢腫瘤、子宮腫瘤;但是對於砷暴露的時間點在未成年期或是成年期的罹癌效應的比 較則是較少著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將著重在評估未成年期的砷暴露與成年期後的砷暴露,其後發 生癌症情形的比較,並進一步探討,砷代謝相關基因其曱基化程度與砷代謝能力的相關性,及相較於 成年期後的砷暴露,未成年期的砷暴露是否有較高的砷代謝相關基因曱基化程度。 研究族群來自參與1991-1994年台灣東北蘭陽盆地的追蹤世代,並且會聯結健保資料庫、癌症登 記檔、死因統計檔,來追蹤癌症的死亡與發生的狀態。由ICD9和ICD10來判定癌症的類別與死因, 砷濃度則是利用1991-1994年所收集的家用井水以HG-AAS量測獲得,而暴露年齡則是由1991-1994 年追蹤問卷中家訪問得而來。將砷濃度以50^g/L為切點將受試者分為高砷暴露組以及低砷暴露組, 在高砷暴露組中開始飲用含砷井水的年齡以20歲為切點分為未成年期砷暴露組以及成年期砷暴露組; 並且自未成年期砷暴露隨機取400人,成年期砷暴露隨機取400人,共800人,來進行尿液的檢測; 從經過尿液分析的800人中,在未成年期砷暴露隨機取250人,成年期砷暴露隨機取250人,共500 人,來進行基因的曱基化分析,並且進一步進行實驗數據的資料處理與分析。所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 包含卡方檢定、二項式檢定、Student’s t-test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以 SAS 9.3 版進行分析。 預估會發現未成年期砷暴露的族群癌症的風險會較高,而且發生癌症的年齡會較低;並且在做尿 液檢測的受試者身上預期會發現未成年期砷暴露的族群與成年期的砷暴露族群尿中砷代謝能力有差 異;而未成年期砷暴露的族群代謝基因曱基化的程度和成年期砷暴露的族群相比有差異,並且推測其 為導致尿液中砷代謝能力較低的原因。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67/31/17

Keywords

  • 未成年期砷暴露
  • 砷代謝基因曱基化程度
  • 癌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