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鏈羥基醯胺WMJ-S-001之抗癌作用機轉探討:血管新生以及淋巴管新生之角色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癌症是一種越來越普遍且常見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目前全球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癌症病患的死亡常導因於腫瘤細胞的轉移而使得癌症更不易被治療。腫瘤細胞可藉由分泌生長 因子或細胞激素等直接或是間接地誘導血管新生和淋巴管新生,進而促進腫瘤的轉移,而血管 新生與淋巴管新生也是腫瘤轉移並侵襲至其他器官的主要途徑。因此阻斷血管新生與淋巴管新 生便成為發展癌症標靶治療的主要標的。羥基醯胺及其衍生物因其藥理、毒理及病理特性而吸 引了各界的眼光。羥基醯胺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其中也包括抗腫瘤、抗微生物以及抗結核之 作用,部分羥基醯胺衍生物目前也已進入用來治療部分疾病之臨床試驗。為了發展出新的血管 新生、淋巴管新生及腫瘤生長的抑制劑,我們篩選一系列羥基醯胺衍生物並選擇一長鏈羥基醯 胺 WMJ-S-001 來進一步探討其抗血管新生及抗淋巴管新生的能力。我們初步實驗結果發現 WMJ-S-001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所誘導之人類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 (HUVEC)的增生、轉移及微管柱型態之形成(tube formation)。此外利用大鼠主動脈環出芽分析 也發現 WMJ-S-001 會抑制 VEGF 所誘導之主動脈環出芽(Aortic ring sprouting)。另一方面, WMJ-S-001會抑制淋巴內皮細胞的增生以及微管柱型態之形成。再者WMJ-S-001會抑制VEGF 誘導之人類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 VEGFR2、Akt 及 ERK 的磷酸化,同時初步實驗結果也發現 WMJ-S-001會抑制大腸直腸癌細胞 HCT116、乳癌細胞 MCF-7及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 KOSC3 之增生。由這些初步實驗結果發現 WMJ-S-001 可能會參與調節血管內皮細胞或淋巴內皮細胞 的再模型化 (remodeling)進而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及淋巴管新生。本計劃的中心假說為 WMJ-S-001 可有效抑制血管新生及淋巴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的進程與轉移。藉由了解 WMJ-S-001 的抗血管新生及抗淋巴管新生的作用機轉,將有助於未來發展 WMJ-S-001 或其衍 生物應用於癌症的標靶治療。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37/31/14

Keywords

  • 羥基醯胺
  • 血管新生
  • 淋巴管新生
  • 癌症
  • 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