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活化之miR-17-5p對口腔癌腫瘤細胞之腫瘤血管新生效應研究

  • Wu, Szu-Yuan (PI)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我們過去在口腔癌細胞的研究顯示miR-17-5p會調控的 p21與p53的表現,而影響細胞對放射線治療的敏感性(Strahlenther Onkol. 2013; Oncotarget 2016)。我們也發現在乳癌細胞中miR-17-5p 會藉由調控PTEN的表現,而影響乳癌細胞的存活(J Cancer. 2016) 。我們觀察到了抑制miR-17-5p也會有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的作用,然而目前並沒有文獻探討miR-17-5p在腫瘤血管新生的分子機制。在本計劃中,我們主要將探討放射線引發之miR-17-5p在口腔癌細胞株之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分子機制。第一年:以細胞生物學尋找出miR-17-5p調控之特殊血管新生蛋白。1. 口腔癌細胞株先進行miR-17-5p inhibitor或vehicle處理後,進行放射線處理,之後收集細胞株上清液,以血管新生體外測試法比較其促血管新生能力。2.將上述有無抑制miR-17-5p表現之口腔癌細胞株上清液,以血管新生蛋白質晶片,分析比較出miR-17-5p調控之特殊血管新生蛋白。3.以EIA方式與RT-PCR方式,驗證miR-17-5p對特殊血管新生蛋白的調控機制。4.驗證miR-17-5p調控之特殊血管新生蛋白的機制是否與p53/p21或PTEN的訊息傳遞有關。 第二年:以動物模式探討併用miR-17-5p抑制劑能否經由抑制血管新生而增強腫瘤放射治療的效用。 1.以口腔癌細胞株在動物形成腫瘤的模式,在放射治療前給予miR-17-5p抑制劑miR-17-5p AS ODN,建立腫瘤生長區線並收集不同時間點的腫瘤組織。2.以QPCR量化腫瘤組織的miR-17-5p,以免疫組織染色方式偵測血管新生、細胞增生與特殊血管新生蛋白。3.將上述miR-17-5p表現、血管密度、細胞增生指數、特殊血管新生蛋白的量化結果與腫瘤大小等數據進行分析,建立miR-17-5p/特殊血管新生蛋白/血管新生/腫瘤生長的時序關係。4.以動物腫瘤模式,探討阻斷miR-17-5p/特殊血管新生蛋白是否更能增強口腔癌腫瘤之放射線治療效果。5.運用商業化具有放射線治療與預後資訊之口腔癌病理組織切片,以QPCR量化腫瘤組織的miR-17-5p,偵測腫瘤組織中miR-17-5p所調控之特殊血管新生蛋白質的表現,探討miR-17-5p在口腔癌血管新生之臨床意義。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87/31/19

Keywords

  • 口腔癌
  • miR-17-5p
  • 腫瘤血管新生
  • 放射生物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