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家族成員在肺癌形成所扮演的角色(3/3)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科技部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在台灣,肺癌的死亡率高於其他類型的癌症,罹患肺癌的病人預後情況相當 不理想,五年存活率僅15%,甚至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人,五年存活率 僅70%,找出造成肺癌的分子機制有助於針對細胞訊息傳遞發展新的標靶治療。 過去的研究發現許多人類癌症組織會過度表現特異性蛋白質 (Sp1) ,而Sp1 也 跟腫瘤的惡性程度與不良的預後情形有關,過去的研究也指出Sp1 透過調控與細 胞增生相關的基因進而促進腫瘤生長,然而,Sp1 是否參與致癌基因誘發的腫瘤 新生仍然尚未釐清。此外,肺癌轉移到其他器官為多數肺癌病人的死因,而並無 研究報導Sp1 是否參與癌症轉移,本篇研究計畫的目的是探討Sp1 在Kras 引發 的肺腫瘤新生中扮演的功能性角色與對上述過程的貢獻,為了完成此研究,必須 證明過度表現的 Sp1 會促進肺腫瘤新生。我們分成四個子目標來完成此計畫, 第一個子目標將蒐集臨床切除的肺癌檢體,探討Sp1 表現量在正常肺組織與肺腫 瘤的差異,此外,將研究Sp1 在不同時期肺癌的表現並分析Sp1 表現量與Kras 表現量、預後、轉移情形的關聯性;第二個子目標,我們將建立經由四環黴素 (doxycycline) 激活KrasG12D 而產生肺腫瘤的基因轉殖鼠,在此動物模式探討Sp1 在肺腫瘤新生過程中對肺部基因表現的影響;第三個子目標,將利用三苯氧胺誘 發 (tamoxifen-inducible) 的Sp1 基因剔除 (Sp1 knockout) 鼠探討Sp1 對四 環黴素誘發肺腫瘤新生的影響,此子目標可證實剔除Sp1 後肺腫瘤是否能繼續生 長;第四,利用不同侵略性的肺癌細胞探討Sp1 對肺癌轉移的影響。初步結果顯 示人類肺癌組織會過度表現Kras 與Sp1,統計上呈現正相關,而在肺癌末期過度 表現的Sp1 有減少的趨勢。在肺癌動物模式中,Sp1 表現隨著四環黴素引發的Kras 上升而增加,並伴隨肺腺瘤 (lung adenocarcinoma) 的出現,接著我們將探討 Sp1 調控Kras 引發的肺腫瘤新生的機制。除此之外,我們發現相較於低侵略性 (invasiveness) 的肺癌細胞,高侵略性的細胞明顯表現比較少量的Sp1,而過度 表現Sp1 也會降低肺癌細胞的侵略性,由此推測Sp1 與肺癌轉移為負相關。為了 完成上述實驗我們已建立能夠以四環黴素誘發肺腫瘤增生的小鼠模式、目前正在 建立以三苯氧胺誘發Sp1 基因剔除的小鼠模式。小鼠基因型鑑定、組織型態分析、 西方墨點法、細胞轉染、報導基因分析、細胞生長、細胞侵略性與細胞移動力實 驗在此研究中都會被採用。我們預期三年內完成本研究計畫,若能找出Sp1 在肺 部腫瘤新生中扮演的角色,有助於發展針對Sp1 或同時針對Sp1 與Kras 的標靶 治療,這將增加治療肺癌病人的效用。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37/31/14

Keywords

  • Sp1
  • CDK1
  • PP2A
  • Myosin
  • 有絲分裂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