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雙磷酸鹽類藥物臨床上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與其他骨質相關疾病,是癌症骨 轉移病患的常用藥,對於限制惡性腫瘤的骨轉移有明確的療效。然而長期使用 所衍生的骨代謝速率(Bone turnover rate)降低、骨癒合不佳,甚至是造成 Bisphosphonate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簡稱BRONJ)的問題,近年來卻 逐漸浮現。目前對於這類藥物的藥理機轉了解有限,對於骨再塑(remodeling)的 機轉作用,值得研究。 本計畫第一年,建立以前驅骨母細胞為實驗模型,探討雙磷酸鹽類藥物中之 alendronate , 調控前驅造骨母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影響, 利用分子生物技 術”RT-QPCR”觀察Cbfa-1/RUNX-2、Osterix、Osteocalcin,及TRAP 的mRNA 的變化;以及研究RUNX-2 是否調控此細胞膜上EphB4 的可能,探索此藥物之 作用機轉。 第二年計畫中, 我們設計osteoblast-osteoclast co-culture model , 建立 bidirectional ephrinB2-EphB4 訊號調控,加入不同濃度alendronate,以免疫沉澱 分析此藥物,是否抑制兩種細胞共生所產生的複合體(ephrinB2-EphB4)結合;分 析骨耦合作用中OPG/RANKL 的變化,了解此藥物對於骨再塑中骨耦合效應 (bone coupling effect )之影響。 第三年計畫中,以本實驗室已建立之卵巢切除老鼠的動物模式,以靜脈注射 alendronate,觀察老鼠頭蓋骨上骨缺損的癒合,模擬臨床女性罹患停經後骨質 疏鬆症,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後,膜狀骨接受牙科手術。並從實驗老鼠中,抽 出骨髓細胞加以培養,以第二年的實驗方式作分析,以活體實驗呼應第二年的 非活體實驗研究。 目前於臨床上對BRONJ 並沒有有效之內科治療或預防之方法,因此我們誠 摯希望本多年型計畫,能確實有效建立此藥物對於骨再塑機制的影響,以尋求 臨床上病患遭受BRONJ,提供有效的治療資訊。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1 → 7/31/12 |
Keywords
- Bisphosphonates
- BRONJ
- Lovastatin
- Mevalonate pathway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