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本計畫屬節約能源科技領域,以兩年為期擬開發具前瞻性且可使用合成氣(H2+CO)的低氮氧化物燃燒器,以達到節能、防汙和減碳的目標。因全球暖化、環境變遷和化石燃料漸缺等重大問題,各先進國家莫不已積極投入潔淨能源的開發,特別針對如何減少如火力電廠、化工廠、煉鋼廠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淨煤技術最受到各方關注,而其中由先進氣化技術所產出之合成氣直接燃燒應用為淨煤技術許多關鍵技術之一。所擬開發之合成氣低氮氧化物燃燒器,可有助燃煤電廠排放氣體的減量與污染改善,亦適用於生質能及廢棄物等多元進料與多聯產製程,進而減少了對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目前及未來數十年,世界主要能源的取得和應用(含電力、運輸載具、工業爐、瓦斯爐具等等),預期仍會以燃燒為首要方法(許多國家如我國和美國高達約90%),這是因為碳氫燃料每公斤的儲能密度約45百萬焦耳,是目前鋰電池近百倍,使得碳氫燃料遠比其他替代能源更具有經濟競爭力。可是,化石燃料存量有限及其所造成的負面因素,已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是故,本計畫擬採用現今國際燃燒領域中之先進燃燒技術,即貧油預混紊流燃燒,配合前瞻設計概念之弱漩渦流穩定噴流預混紊焰技術,開發具有低氮氧化物優點之前瞻燃燒器,除了繼續研發改良天然氣加氫燃燒技術外,並進一步研發合成氣燃燒器。此計畫是重要的,因使用淨煤技術氣化後合成氣之應用,有助減低燃煤對環境的衝擊,為目前國際燃燒領域重點研究之一。合成氣主要成分為氫和一氧化碳,其燃燒技術,如同氫燃燒技術已被先進國家公認是未來能源之重要技術。所擬研發之合成氣低氮氧化物燃燒器,可用於發電用之燃氣輪機和工業用之鍋爐或焚化爐等。第一年度我們已完成多項關於合成氣燃料特性之基礎燃燒研究,主要是合成氣燃料於不同高壓貧油預混紊流條件下之燃燒速度量測,此研究結果對於提升合成氣之燃燒應用效率有重要之助益。前述成果,剛被國際SCI期刊論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mpact Factor = 4.053)所登出,論文名稱:Hydrogen/carbon monoxide syngas burning rates measurements in high-pressure quiescent and turbulent environment (Vol. 36, pp. 8595-8603, 2011; available on line: http://dx.doi.org/10.1016/j.ijhydene.2011.04.087)。下年度計畫的目標,將整合低氮氧化物弱漩渦紊流燃燒與高效率預混貧油紊流燃燒兩種技術,針對淨煤挾帶流合成氣燃料開發一高效率低氮氧化物合成氣燃燒器。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1/12 → 12/31/12 |
Keywords
- 低氮氧化物合成氣燃燒器
- 貧油預混紊流燃燒
- 弱漩渦紊流噴流火焰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