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護傷病患到院後之預後分析與資料探勘研究

  • Hsu, Chien-Yeh (PI)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近年來,高齡化人口逐年增加,人民對緊急救護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緊急救護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是民眾遭遇緊急傷病的第一道防線,目的是在緊急傷 病的現場、送醫途中以及到達醫院急診間,提供快速適切的治療,以減少病患二次傷 害及增加救活率。緊急救護之核心價值在於排除緊急傷病患立即且致命性的風險並增 進預後。病患在送達醫院之前的照護,與病患送達醫院之後的診療-這兩個階段的專 業必須緊密接合,病患的預後才能夠有效提升。 本 團 隊 過 去 三 年 多 致 力 於 到 院 前 緊 急 救 護 之 決 策 模 式 研 究 (NSC 99-2221-E-038-009-MY2、101-2221-E-038-005-及 NSC 102-2221-E-038 -002 -)迄今已確 立緊急救護決策模式之影響因子 11 項,並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計算影響因子之權重,完成緊急救護決策模式之目標函式,可做為送醫決策之參 考依據,此外本年度亦已成功串連台北市緊急救護資料庫與健保資料庫,完成去識別 化資料庫,並完成初步之統計分析,以了解緊急傷病患之預後情形。 到院前緊急救護(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與到院後接受急診醫療照護 (Emergency Medicine)是緊急傷病患在面對到傷害、病急等狀況時接觸到的最重要的兩 件事情。這兩找必須緊密的結合,依據相關研究之經驗,若可將緊急救護資料與後續 臨床照顧資料串接,將可得知緊急傷病患送至醫院後的治療及康復情形,這對於緊急 醫療的研究將有極大幫助。現況是,只有少數個案因為有轉診,或是某些特定項目需 要回報傷者之康復情形。所以,本計畫是首次在台灣將這兩個資料庫在資安無慮的情 況下進行整合。 承接以上計畫成果,本年度研究將使用這些整合性的資料,進行資料探勘上的應用, 先利用緊急救護資料,進行到院前緊急救護送醫決策模式特徵分析及規則探勘,再利 用緊急傷病患送醫後之記錄與舊戶資料整合,來分析瞭解送醫決策之相關因素(如:送 至醫學中心之病患具有那些特性)以及病患預後之影響因素,並建立關聯規則或使用決 策樹、類神經網路…等資料探勘模型來發現更多規則,所產生之研究成果可回饋消防 局及健保署,供他們未來作為教育訓練與政策制定時之參考。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47/31/15

Keywords

  • 到院前緊急救護
  • 預後
  • 資料探勘
  • 異質資料庫整合
  • 層級分析法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