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性肥胖病人接受減重手術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預測因子(II)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是世界最常見肝功能異常之原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是一種慢性肝病,進程從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到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與肥胖、胰島素抗性、高血壓和高三酸甘油脂有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盛行率在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 kg/m2病態性肥胖病人高達74-90%。在病態性肥胖病人(身體質量指數大於40 kg/m2 或 35-40 kg/m2 有合併症),要靠調整生活型態習慣來減重也許有困難度,而減重手術是建議達到長期體重控制的治療方式。關於肝損傷,多篇研究從肝生化檢驗,脂肪堆積,發炎和纖維化指出減重手術的益處。然而,已有報告指出約有10-30%接受減重手術病人未獲得成功減重。因此在病態性肥胖病人接受減重手術前評估時找出哪些特質可預測減重效果是重要的課題。多篇研究指出年紀、性別、身體質量指數、腰圍、Hba1c、三酸甘油脂、脂肪激素和手術術式與減重效果有關。肝臟纖維掃描儀是一種評估肝纖維化的非侵襲性儀器,最近有一種新探頭(XL)被提出用於改善肥胖病人測量肝硬度之侷限性,但用於病態性肥胖病人診斷準確度仍待驗證。目前推估約有25-3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患者會進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約有40-5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會出現肝纖維化。雖然造成肝脂肪和纖維化主要危險因子已被確立(如年紀大於50歲、肥胖、胰島素抗性、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每項危險因子造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惡化的病理機轉仍待了解。Gene Expression Omnibus是一個序列和陣列基礎的資料貯藏庫,我們用關鍵詞搜尋“bariatric surgery”, “diabe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挑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和沒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組,糖尿病和沒有糖尿病組,不同基因表達量 (1.5倍變化和P值<0.05),探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糖尿病之共同基因印記展現。本研究有三項目的,其一、利用此大型前瞻性接受減重手術病態性肥胖病人族群探討成功減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改善之預測因子;其二、驗證非侵襲性血清指標、都卜勒超音波和肝纖維掃描儀診斷肝纖維化之準確度;其三、我們將會進行基因表達分析闡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表現型在此特殊族群之生物路徑。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87/1/19

Keywords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
  • 減重手術
  • 預測因子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