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半月軟骨內的膠原蛋白纖維排列,提供了其功能之正常性,而組成分子之變化更是早期退化性關節炎 的徵象之一。近來研究指出,針對非活體造影,使用超短回訊造影技術,可以大幅提高半月軟骨影像 之訊號強度,顯現內部相關膠原蛋白纖維排列。然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造影技術無法提供足夠訊雜 比之高解析與高對比的半月軟骨內部纖維影像!本研究在國科會通過的第一年實驗研究中,我們藉由 脈衝程序的改良,包含激發脈衝與取樣方式的設計,大大的縮減造影的回訊時間(TE)至 0.82 ms,在 假體與人體的試驗當中,對於橡皮擦與半月軟骨板這類短 T2 物質的信號已可成功擷取。我們將申請 第二年與第三年計畫,針對目前的造影進行大幅加速,包含脈衝程序設計及後處理影像重建方法之建 立,以期應用於臨床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之診斷輔助! 本計畫原為三年期計畫,第一年度執行計畫我們已成功建立超短回訊脈衝序列,利用脈衝程序設計及 相對應影像重組技術建立並進行優化,提高影像訊雜比與對比。未來兩年將利用放射狀 k空間的特性 並且配合放射狀平行影像技術(radial GRAPPA),有效地縮減掃描時間,以期能運用於臨床上人體半 月軟骨之檢查。此研究的主要目標如下: (1)利用最小相位射頻脈衝與放射狀 k空間取樣技術來縮短回訊時間以獲取最佳影像訊號。 (2)透過特殊設計的脂肪壓抑射頻脈衝來減少脂肪訊號干擾,以提高影像之對比。 (3)將所設計之脈衝序列應用於人體半月軟骨板造影。 (4)建立放射狀平行影像技術作為造影與影像重建之加速。 (5)應用此技術於半月軟骨之定量 T2*量測。 (6)探討 T2*值變化與退化性關節炎之關係。 初步結果顯示,我們發展的技術除了有效提高影像的訊雜比外,同時亦增加半月軟骨板內部纖維對 比,此技術並提供了進一步之定量 T2*值研究的可能性,我們預期此計畫之執行成果可以達到上述目 標,並且提供臨床上人體半月軟骨板內部結構之解析。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4 → 10/31/15 |
Keywords
- 脈衝程序設計
- 磁振物理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