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世界上有超過65個地區或國家的1%人口均為巴金森氏症所苦。目前治療巴金森氏症注重於降低運動神經的傷害,並無有效的運用神經保護作用來治療,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療巴金森氏症是急需的。 過去,我們團隊是台灣第一個進行胚胎中腦移植在巴金森氏症病人的臨床試驗,也成功地重建多巴胺神經路徑從黑質區到紋狀體在老鼠動物模式。未來將繼續巴金森氏症的研究於台北醫學大學進行,並與美國NIH,匹滋堡大學等神經科學家合作一同執行此三年計畫。我們將同時進行四個策略來發展有效治療方法:(1)幹細胞療法(2)物理運動(3)新神經保護藥物 (4)修飾細胞凋亡過程。 利用病人的體細胞所誘導形成的多能幹細胞(iPS)對於治療神經退化疾病具有極大的潛力;因其是來自於病人自體的細胞。為了獲得更安全且有效的細胞以供移植,第一步我們必需使iPS能有效率的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本計畫將研究是何基因或機制可使iPS精準的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並分析在移植後是何因素可增加多巴胺神經元的存活率以及與周圍腦細胞的融合率。 最近的研究顯示物理運動可降低神經毒素對黑質區多巴胺神經細胞所照成的傷害,且這樣的結果與臨床研究是一致的。然而運動所誘發的神經保護作用的機制及其可能作用的標的物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運動如何保護多巴胺神經功能,進一步瞭解其的機轉,有利於發展一新的有效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方法。 早期研究已證實,在許多神經退化細胞及動物模式(包含PD實驗模式)中,若給予內生性腸泌降糖素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前處理,可藉由刺激GLP-1接受器,而顯著地提供神經滋養及神經保護的效果。然而GIP及GLP-1如何作用於神經系統並不清楚。在本三年計劃中,期望藉由各種PD實驗模式,進一步了解GIP在體內的神經營養及神經保護能力。 在過去數十年,神經移植已被認為是可能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策略。然而,這種細胞移植手術的其中一個主要的挑戰是移植細胞的低存活率。我們假設p53基因在神經退化性疾病中與移植及病變過程有關。若去活化或抑制p53功能,能在神經退化性疾病動物模式中移植與病變過程中會提供目標細胞保護的作用。我們將會在巴金森氏症動物中利用遺傳與藥理方式驗證此假說。 我們相信此整合計畫的執行將有利於發展巴金森氏症新式療法。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8/1/14 → 12/31/15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