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磁共振光譜和功能性磁振造影探討憂鬱狀態之麩胺酸變化及血氧濃度差異-MRS 與fMRI 影像成為重鬱症治療成效之預測指標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我們將結合核磁共振光譜 (MRS) 及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 兩項技術進行研究,了解重度憂鬱症患者常見之負面情緒、過於沉思及自我專注的症狀,其背後神經元的運作機制。本研究中我們將以環膝前扣帶迴 (PACC) 及背旁側前額葉(DLPFC) 作為主要特定指定腦區(VOI/ROI),收集與分析重鬱症病患在靜息狀態及處理情緒相關刺激時的變化情形。特別是重鬱症患者在治療前後, 麩胺酸(glutamate)與腦血氧濃度在靜息狀態及接受刺激時的濃度變化之差異,試圖利用神經與生化標誌來做為重鬱症治療成效的預測指標。藉由了解麩胺酸系統在腦部的機制,為抗憂鬱症藥物的開發提供新的方向。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57/31/16

Keywords

  • 麩胺酸
  • 重度憂鬱症
  • 功能性磁振造影
  • 核磁共振光譜
  • 靜息狀態
  • 環 膝前扣帶迴
  • 背旁側前額葉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