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腸道菌相在抗精神病藥物誘發思覺失調症患者代謝症候群之作用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風險比一般族群高出2~3倍,高死亡率除了來自於自殺及意外事故外,更肇因於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思覺失調症患者長期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容易引起代謝症候群的副作用,尤其是Olanzapine和Clozapine已知會引起高達50%的患者產生不良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及健康,且造成患者不願意繼續接受治療,同時形成臨床上嚴重的問題及醫療負擔。人類腸道微生物對於大腦的發展、運作和健康至關重要,近年來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菌叢可以透過產生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serotonin)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活化免疫及神經系統,形成所謂的微生物-腸-腦軸線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微生物研究領域已經擴展到精神醫學,神經科學和行為領域。本計畫將透過大鼠動物模式及臨床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收案,探討腸道微生物菌相的變化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所引發代謝性副作用之相關性,並了解其對免疫反應或行為模式的影響,進一步以改變腸道微生物菌相改善代謝紊亂及降低代謝症候群副作用的發生率,同時作為患者臨床症狀的輔助治療,短期可提高患者就醫遵囑性,長期則可降低代謝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而降低思覺失調症患者死亡率,對於臨床精神疾病的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810/1/19

Keywords

  • 思覺失調症
  • 抗精神病藥物
  • 代謝症候群
  • 腸道微生物菌相
  • 微生物-腸-腦軸線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