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近年來在台灣地區糖尿病盛行率相當高,對於國人的健康是一大威脅,嚴重的病患 還可能會同時引發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以及膀胱排尿障礙等併發症。 臨床上糖尿病引發的膀胱功能障礙,又稱糖尿病性膀胱病變,引發的原因與下泌尿道神 經系統受損有很大的關聯性,但詳細的神經電生理調控機制仍有待研究。 臨床治療上,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障礙,通常無法以一般傳統醫療方式改善,針對這 類病灶起源於神經系統永久損傷的病患,功能性電刺激是相當被看好的一個新治療方 向。雖然目前VOCARE 膀胱電刺激控制系統,已獲得美國FDA 認證用於脊髓損傷患者膀 胱控制,但是由於糖尿病性膀胱排尿障礙與脊髓損傷病患的神經性膀胱的機制並不同, 因此VOCARE 系統的電刺激模式並不適用於糖尿病患功能治療使用,所以臨床上有需要 發展一套適用於糖尿病性膀胱病變使用的功能性電刺激技術。 但目前有關於糖尿病下泌尿道神經生理調控機制的研究仍相當少,因此進行糖尿病 性膀胱病變電刺激治療研究前,我們必須先對糖尿病所造成的下泌尿道調控機制的轉 變,做整體性的瞭解。因此本計畫將以糖尿病大白鼠為動物模式,進行下泌尿道電刺激 治療研究,預計分兩年時間來執行,第一年研究重點為深入探討糖尿病性膀胱在下泌尿 道神經調控的變化機轉,包括深入探討在糖尿病鼠在不同病程時間點,下泌尿道神經的 反射路徑、傳導速度、神經訊號特性、電刺激反應,以及定量下泌尿道各種感覺功能變 化情形。第二年則將以第一年的研究結果為基礎,進一步以評估各種功能性電刺激方式 應用於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障礙治療的可能性,能使得下泌尿道逼尿肌與括約肌能重新產 生正常互動關係性,並實際提升膀胱的排尿功能。 預期兩年內本研究將完成功能性電刺激對於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障礙治療之初期研 究,未來長期目標則希望能發展出一套可植入式微小化的膀胱控制系統供臨床使用,實 際解決糖尿病患排尿障礙的困擾。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07/31/11

Keywords

  • 糖尿病
  • 功能性電刺激
  • 糖尿病性膀胱病變
  • 神經調控
  • 下泌尿道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