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衡性穩定態動脈血流標記影像觀察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病人腦血流灌注改變的情形(2/2)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輕度創傷性腦損傷是國人常見的腦損傷疾病之一,在所有腦創傷中占了 75%的比率。其中約有15%的 病人有持久,非特異的,且沒辦法在特定腦部位定位的症狀,例如:頭痛、睡眠困難、注意力不集中 和記憶力衰退等。由於這些腦震盪後產生的症狀在一般腦部結構的影像上並沒有太多明顯的結構性變 化,使得臨床上能夠得到的早期診斷資訊就變得有限。近幾年來,臨床研究者開始觀察到這些病人的 腦血流灌注降低的功能性變化。並且開始追蹤這些和血管疾病相關聯的腦血流灌注功能受損是否和有 些病人在後其會有阿茲海默症的併發症有相關性。針對腦血流灌注的功能性檢查,磁振造影動脈血流 標記灌注的影像技術(Arterial Spin Labeling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已經有許多臨床文獻描述其相 當程度的準確診斷潛力。如果能夠將此技術改進並且套用到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病人的研究上,相信可 以提供臨床重要的診斷資訊。 在傳統的動脈血流標記灌注的影像技術上,多採用二維面回訊的技術來做為動脈血流標記灌注影像的 編碼成像。然而二維面回訊的影像卻會受限於許多因為磁化率因素而產生的低訊號與影像扭曲等假影 問題。平衡性穩定態的三維磁振造影序列所產生的影像有高訊雜比而且沒有太大影像扭曲等假影問 題。加上因為其快速影像擷取的特性,很有潛力取代傳統二維面回訊影像和其他三維空間影像的擷取 技術而應用在磁振造影動脈血流標記的灌注影像上。又因為其脈衝序列可以結合三度空間影像的技 術,可以配合消除背景雜訊的技術更加提升影像的品質。在本計晝裡面我們提出將三維平衡性穩定態 的造影序列應用在磁振造影動脈血流灌注的影像技術。我們將會建構出一套三維平衡性穩定態的動脈 血流標記灌注的影像掃描序列,配合消除背景雜訊與相位編碼方向上的平行加速技術來提升影像的訊 雜比和維持影像掃描的速度。本實驗目的在於深入探討三維平衡性穩定態的動脈血流標記灌注的影像 在影像訊雜比和動態掃描上的穩定度,並且和傳統二維面回訊的影像比較。我們希望可以將此技術應 用在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病人的診斷,用來探討更多大腦因為輕度創傷性腦損傷而引發的腦功能變化, 甚至跨及心理與認知科學方面的腦科學研究。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1/1710/31/17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