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於國人健康監測暨個人健康風險評測與健康管理之應用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c - 衛生福利部暨其附屬機構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近年來因應全球人口轉型、流行病轉型、健康照護型態改變,同時網路及社群媒體發展蓬勃、各種行動設備與穿戴裝置推陳出新,科技進步使得各種雲端作業環境與巨量資料分析方法演進等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發展日盛,各種結合醫療照護、資通訊技術、電子化醫療器材等跨領域專業,使民眾能在社區與居家環境中獲得健康照護與預防保健服務,乃至在地老化,是世界各國醫療科技與服務產業發展趨勢,也是政府力推的政策。然而,除了大數據資料的累積之外,以資訊與通訊科技方法獲得的健康數據資料也是應該被深入檢視的,如何迅速有效收集資料,並應用於個人化健康風險評量與管理及族群人口健康測量(measures of population health)正是目前應該被正視的問題之一。 本計畫旨在探討ICT大數據於國人健康監測暨個人健康監測與健康管理之應用,以提昇健康監測內涵之多元與多樣性,並改善監測資料提供決策支援之時效,並將優先以ICT及大數據如何應用於監測調查為本研究重點。 本研究預計依照數據來源分為兩個步驟進行,實際研究將視所得資料狀態擇優進行:一、健康監測意涵之大數據或雲端資料庫:內容包含資料盤點與搜集、成立跨領域團隊、分析與評比、整體評估與建議。盤點現有具備健康監測意涵之大數據或雲端資料庫及評估其可使用性,健康監測相關資料將著重於具備生理量測類之ICT數據。研究團隊將依照盤點結果提出現有符合健康監測目的之數據資料庫清單,並透過健康署進行協助行文蒐集相關資料庫。生理監測類資料庫蒐集內容包含資料庫建置目的、資料欄位、建置評側之涵蓋率、量測率、妥善率、正確率、控制良率等。而後,將邀集跨學門/跨領域專家成立研究團隊,達成以下目的,1. 建立該數據資料資料處理模式2. 評估數據模擬分析或發展指標之準確性與成本效益。最後,就整體成本、問卷品質、回應率、正確性等多方面評估。 二、大型網路型抽樣調查以青少年世代健康行為長期追蹤調查為例,將以「青少年健康行為長期追蹤調查」計畫之研究世代合作學校為抽樣對象採立意抽樣,擬抽取一個小規模的子樣本,進行網路調查及傳統調查(如面訪、電訪或郵寄問卷)之調查品質之比較,進行分析比對,就整體成本、問卷品質、回應率、正確性等多方面評估網路問卷與傳統調查之間的差異性。 最後,本研究預計將依據實際獲得數據資料庫進行成效評估,從準確性、有效性、成本效益評估方面進行並提出整體性評估與建議。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2/26/1712/25/18

Keywords

  • 大數據
  • 健康監測
  • 資訊與通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