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醫療費用總額分配方式及其可能影響之評估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c - 衛生福利部暨其附屬機構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我國現行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分牙醫門診、中醫門診、西醫基層、醫院等四部門,由於醫療資源有限,於預算分配過程,部門間與部門內的各項醫療照護計畫會產生競合,期能研究建立更為適用且公平客觀、合理之總額預算分配原則與機制,以使我國總額推行更順利,預算分配更具效益。本「全民健保醫療費用總額分配方式及其可能影響之評估」計畫之研究目的包括1.系統性分析總額相關資源配置資料,2.探討現行分為四個總額部門及六個地區預算之恰當性,並評估其利弊得失,3.研擬未來醫療給付費用總額之適當分配方式及其可能影響。計畫為期兩年。 第一年(100年)先以系統性分析近年各總額及健保醫療費用支出流向、資源配置狀況與變動情形,繼而蒐集國外主要實施總額國家之總額分配架構(如醫療服務類別、機構別、區域別等)與分配原則(如總額分配公式等),及相關團體運作情形,接著從相關理論、各國總額分配架構及我國健康照護體系制度等,研析及評估現行總額分配方式(分四部門總額及各總額下區分六個地區預算)與分配原則,對於醫療資源配置、醫療體系效率與效益、醫療品質等之影響與其利弊得失。研究方法採量化與質性分析並進,進行歷年健保資料庫與自填式問卷之量化分析,並藉由座談會、專家、醫事團體訪談等質性方法蒐集資料進行質性分析。 第一年的重要結果包括呈現總額費用歷年的變動狀況,整理國外主要實施總額國家的總額分配情形整理,進行六場小型座談會(focus group)與十二場與專家及醫事團體代表深入訪談之質性方法,彙整各方對總額運作之評論,並形成量性問卷,在問卷信效度分析後進行四百份自填式問卷調查,收集民間團體代表、醫界代表、政府機構代表及學者代表對於總額運作對各面向之影響與利弊得失之看法。 第二年(101年)基於第一年評估結果,輔以探討因應推動中或規劃將實施之重要衛生與健保政策,研提對我國總額更適當之分配架構與分配原則及可行方案,繼而提出三案可行方案,以自填式問卷量化分析每一案對醫療資源配置、醫療體系效率與效益、醫療品質等之影響與優缺點,進行政策可行性評估,並對三方案進行德菲法調查之質性研究,收集專家學者與各利害關係人之意見與共識,並舉行二場研討會,廣泛蒐集民意後,綜論研提最適方案,並建議政府由現行模式轉型至新分配架構之推動模式。期能透過本研究之努力,使我國歷經十年餘之總額制度能繼續朝向更有效率、公平與效益的方向前進,以更宏觀視野設定資源分配方向,並能在現今的整體大環境下運作得更為順暢。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9/1212/15/12

Keywords

  • 總額預算制度
  • 資源分配機制
  • 全民健保
  • 台灣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