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因子誘導代謝酵素表現對癌細胞抗氧化及抗藥性的調控(3/3)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b - 科技部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長久以來,Warburg effect被用來描述在腫瘤細胞發生的特殊現象。除了調控需氧糖解作用以外,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報告指出代謝酵素(例如乳酸去氫酶,丙酮酸酵素M2,己糖激酶2以及丙酮酸去氫激酶3)對於腫瘤的發展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現象指出代謝酵素不只對糖解及穀胺醯胺代謝很重要,也顯示其成為癌症治療新穎標的可能性。因此,癌代謝物也被引用在比正常細胞中,癌症細胞會高度呈現的物質,並且與促進癌症進程有關,然而這些酵素各別如何調控腫瘤新生的機轉仍然需要釐清。除此,代謝酵素在腫瘤新生過程中的表現如何被調控也完全未知。此處我們要去探索了解生長因子(例如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如何藉由調控代謝酵素(例如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表現,來控制腫瘤增生、轉移以及抗藥性的產生,此領域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與癌症治療的挑戰性有關。儘管表皮生長因子受器與代謝酵素表現之間的關係,尚未在動物實驗及人體腫瘤組織被檢測,我們的實驗初步結果,驗證了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在腫瘤細胞中會受到表皮生長因子誘導表現,並且在芳香烴受體核轉置蛋白去除的癌細胞中,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的表現不僅會下降,更容易受到順鉑所引發的細胞毒殺作用影響。在本研究利用細胞所研究出生長因子對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的調控也將利用Kras突變所導致肺癌小鼠模式來做印證。此結果展現出獲得完全了解代謝酵素如何對表皮生長因子調控腫瘤發展以及治療效果的機會。此計劃預期對表皮生長因子在癌細胞中調控代謝酵素基因表現,這樣完全未被探究的領域中,可以提供新穎的觀點,如此未來不僅更加能夠提供對代謝酵素與癌化過程之間更好的了解,而且能促進發展更多癌症治療標的。在此計畫中,未來三個相關的領域研究如下: 1. 研究在不同的癌細胞株中,表皮生長因子調控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表現的機轉 2. 釐清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的表現與表皮生長因子誘導的腫瘤增生與轉移的關係 3. 確認丙酮酸去氫激酶1及己糖激酶2在調控抗藥性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57/31/16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